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周一片荒凉,蒙天鸿心中暗喜,觉得这真是个绝佳的借口。他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不一会儿,门缓缓地打开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和善的人出现在门口。
蒙天鸿赶忙躬身施礼,面带微笑地说道:“员外,您好啊!在下路过此地,一路奔波,实在是疲惫不堪。见此处有户人家,便冒昧前来,想借贵地稍作歇息,讨杯水喝。叨扰员外了,还望员外不要怪罪。”
在那个时代,像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人在赶路途中,一旦天色渐晚,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投宿,便会随机寻找一间房屋,请求借宿一晚,顺便吃顿饭。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华夏古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淳朴、好客和互相帮助的美好品德。即使是在现代这个物资社会,在一些偏远地区,这种美德也同样存在。所以当这个人看到蒙天鸿前来敲门讨要水喝时,并没有感到意外,而是热情地将他迎进了院子里。
两人在院外的一处小亭中相对而坐,自然而然地有仆从端来了茶水和糕点。主人豪爽地笑道:“哈哈,正所谓‘相逢何必曾相识’,既然来了,那就是客人。不必拘谨,我也并非什么员外,只是一个闲居于此的平凡人罢了。老弟若不嫌弃,叫我一声老哥即可。”
蒙天鸿听后,心中若有所思,他意识到那些空洞无物的客套话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让人感到厌烦。于是,他决定减少这类言辞,但仍然保持基本的礼貌。
“老哥,那我就不客气啦。”蒙天鸿微笑着说道,“我看到老哥您的门庭,突然想起一句俗语:‘人情似纸张张薄’。不过,我注意到您将下一句改成了‘世故如刀条条深’,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
老哥微微一笑,似乎对蒙天鸿的问题很感兴趣。他缓缓说道:“这人情世故啊,大家都懂,但很多时候,当我们找人帮忙却遭到拒绝时,就会觉得别人不仗义,感叹世态炎凉。然而,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背后的原因呢?为什么他不帮你呢?”
蒙天鸿深表赞同地点点头,接着说:“确实如此啊,有些人总是把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挂在嘴边,好像只要别人不帮忙,别人就不是好人。他们怨天尤人,责怪别人,责怪社会,甚至责怪天地,却从不反思自己的德行是否有亏。”
老哥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我年纪也不小啦,活到现在才稍稍有点感悟啊。今天我就跟你谈谈我对人生中朋友间友谊的一些看法吧。你看啊,这世上的人情世故可真是复杂得很呢!就说这远房亲戚吧,虽然有那么点血缘关系,但见面也不过就是点头打个招呼而已;还有那些朋友介绍认识的人,或者偶然相逢的陌生人,这些都有可能发展成朋友关系。然而,仅仅依靠这些所谓的人情友谊,就妄想让别人帮忙办事,那可真是太难啦!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啦。毕竟,帮忙可是有风险的哦!你听说过‘斗米恩,升米仇’这句话吧?这世上白眼狼的事情简直多不胜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