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璋转过身发现父亲还在。

“父亲”

刘焉点点头说道:“随我去书房”

“喏!”

两人来到书房,刘焉跪坐在书桌前,刘璋在对面坐定,不禁揉了揉腿,这没椅子可咋办,太难受了,看来得把这东西发明出来了,看着刘璋盘坐在那里,刘焉冷哼一声:“坐没坐相,成何体统!”

刘璋不情不愿的又跪坐在那里,刘焉继续说道:“子干与伯喈一般是不收徒的,今日两人能同时收你为徒,这是你的造化,要好好把握才是。”

刘璋恭敬的说道:“喏!孩儿一定好好表现,争取不给父亲丢脸。”

刘焉对刘璋的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前的刘璋不学无术,刘焉也不想管他,刘府这么大的家业,还能饿着他不成?愿意玩就去玩吧。

后来刘璋提出说要在城外庄园酿酒,刘焉也没当回事,直到刘璋第二次管他要人,他才开始关注刘璋,怕儿子胡闹,还派出管家去监督。

今日刘璋在后宅狂论朝政,才是最让他吃惊的地方,要知道以前的刘璋从不关注这些,他从哪知道的,并且还提出甚合自己心意的解决方法,怎能不让他吃惊。

再后来刘璋开始作诗,诗好坏自然不用多说,他后来所说的志向才是让蔡、卢两人决定收他为徒的主要原因,当然这里面也有刘焉的面子在内,刘焉可是如今朝堂上炙手可热的皇室宗亲,也是保皇派的首脑之一,能通过刘璋,与刘焉建立近一步的交情,两人是不会推辞的。

刘焉又告诫了刘璋几句,就让他离开了,刘璋出门又往母亲房中走去,门口换了一个丫鬟,刘璋径直走进房中,刘母看到他笑道:“哎呀!这不是我家的大才子吗?怎么?忙完了?”

刘璋上前扶住母亲胳膊笑道:“母亲也来取笑我,两位老师已经走了。”

刘母奇怪的说道:“老师?”

刘璋解释道:“两位老师都决定收儿子为徒,三日后在刘府行拜师礼。”

刘母开心的说道:“哎吆吆!那可了不得啊,卢子干和蔡伯喈可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我儿将来成就必然不凡,我要去祠堂上香,让祖宗保佑我儿能成大器。”

说完就要向祠堂走去,刘璋赶紧拦住:“母亲!不急不急。上香待会再去,儿此次前来是找母亲有事相商?”

刘母停下脚步问道:“何事?”

刘璋挠挠头说道:“母亲可否借给儿子一些银两,儿子有用。”

刘母也没问他要钱干嘛,反正这都是常有的事:“要多少?”

刘璋伸出五根手指

刘母对门外的丫鬟说道:“红儿!去给璋儿取五十两纹银来。”

刘璋打断她的话:“娘,是五百两。”

刘母惊讶的说道:“你要这么多银两做什么?”

刘璋解释道:“昨日我在庄园看徐晃装备很差,答应给他涨俸禄,再给他定制一套武器铠甲,哦,对了,徐晃就是徐婉儿的哥哥。”

刘母听刘璋这样说,放下心来,转身从卧室床底下拉出一个上锁的箱子,从身上掏出一把钥匙打开箱子,刘璋凑到近前一看,大半箱子都是珠宝首饰,里边还有一个小匣子,刘璋猜想这应该就是母亲的嫁妆了,张家虽然不是顶级世家,可家中也颇为殷实,给刘母的嫁妆自然少不到哪去。

刘母把小匣子拿出来打开,只见里边整整齐齐的放着数十张印票,其实也不能叫银票,叫交子更合适,这是东汉中后期,朝廷为了方便大宗货物交易而发行的,只有在各郡城、州府才能兑换,其余的地方是没有专门兑换交子的地方的,再后来天下烽烟四起,黄金白银的价格直线飙升,交子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刘母从里面拿出十张递到刘璋手中说道:“这是一千两银票,这可是为娘压箱底的财产了,连你爹我都没给过他,其实只要你一心走正道,干正事,些许银钱,娘又怎么会舍不得呢?”

刘璋接过银票,大喜过望,一把抱住母亲,亲了一口,哈哈大笑道“谢谢母亲,还是母亲对我最好了,母亲放心,等儿子挣钱了,一定加倍奉还。”

说完转身向门外跑去,刘母在后边喊道:“你慢点,别摔倒了。”

看着刘璋走远,刘母对红儿笑道:“璋儿还是这么小孩子气。”

红儿笑道:“三公子这是童心未泯。”

刘母嗤笑道:“别替他说好话,过了这个月他就成年了,还童心未泯,他什么不懂,我看他比你都懂得多。”

红儿笑道:“那是当然,三公子知书达礼,哪是奴婢能比得了的。”

ps:解释一下,有人会问,作为大家公子,怎么区区几百两银子还要向自己母亲要呢?其实并不然,这个时代的银两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刘璋一路狂奔来到自己院里,看到徐晃正在那举石锁,刘璋走过来说道:“公明别练了,走,跟我出门。”

徐晃放下石锁问道:“去哪里?”

刘璋瞪了他一眼:“还能去哪?当然是去给你打造装备了,你不会已经忘了吧?”

徐晃憨笑道:“怎么会忘呢,我看主公好久没回来,还以为要到明天了呢。”

刘璋拉了他一把:“快点走吧,明什么天?这个装备还不知道几天才能做好,早一天拿到,咱们才能早一天回去。”

徐晃笑道:“主公所言甚是。”

两人来到城内最大的“陈记”铁匠铺,据说这里的老板,师承欧治子一脉,也不知道真假,不过风评不错,而且质量也是上乘,很受城中达官贵人的喜爱。

两人走进去一看,只见是个巨大的展览台,展台四周分布着很多木桩,上面披挂着各类铠甲,一个小厮看到两人进来,赶忙上前招呼:“两位客官需要些什么?”

刘璋把徐晃拉过来说道:“给他定制一套盔甲,再定制一把武器。”

小厮一听马上来了精神,这可是大主顾啊,一般人来也就是买把刀剑啥的,最多也就是定制把兵器,铠甲可并不多见。

东汉并未禁止民间售卖兵器铠甲,不过有数量限制,再加上昂贵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小厮给两人详细介绍:“两位贵客请看,这里各式铠甲应有尽有,这是黑光铠,这是明光铠,这是两裆铠,这是环锁铠,这是马铠,这是札甲、这是鱼鳞甲、这是盆领铠、这是襦铠、这是筒袖铠。”

刘璋听的神晕目眩,没想到东汉已经有这么多类型的铠甲了?

其实刘璋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在帝都,其实在军队里,除了特殊兵种,如陷阵营、虎豹骑、白毦兵、大戟士等外,一般部队着甲率能有四分之一就已经是精锐了。

重甲步兵才是全身铠,刀盾兵一般都是半身铠,这也只是部队的前锋才会着甲,像弓箭手还有轻骑兵,一般都是皮甲,只有高级军官才会穿上述的这些铠甲。

史籍虽然没有具体记载过,但曹操有一个文才横溢的儿子——曹植,在曹操逝世后写了一篇《先帝赐臣铠表》:“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具,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世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

曹植这篇表章当然不如他的《洛神赋》、《白马篇》那么着名,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三国时铠甲的珍贵信息: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和环锁铠(马铠暂不论)。

铠甲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三国时期上承两汉下传两晋南北朝。根据两汉和两晋南北朝的铠甲资料,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还有札甲、鱼鳞甲、盆领铠、襦铠、筒袖铠等。

根据铠甲的构件、结构和工艺,札甲、鱼鳞甲、环锁铠是当时铠甲的基本类型,其余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盆领铠、襦铠、筒袖铠等,都是在这三种基本铠甲类型上的样式变化和组成变化。

三国时期的铠甲材料,铁铠已替代皮甲,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在甲式上,笨重、防护力和活动性不强的板甲已被淘汰。

鱼鳞甲出现于春秋战国。造甲的工匠从鱼得到启发,发现鱼鳞的构造和排列既保护了身体,又可以随意活动,遂模仿鱼鳞发明了鱼鳞甲。

鱼鳞甲是用绳索将一端平直、一端呈舌状的钢铁甲片,像鱼鳞一样叠压编缀在皮件上,稳定地构成一体,抗御钝器的打击时,表现为板甲一样的整体;而在抗御箭镞、枪刺一类尖锐兵器打击时,坚硬倾斜的甲面可使箭头或枪尖滑过,因此防护力很高。宋朝时曾对鱼鳞甲进行测试,在百步外用强弩射击,箭镞虽然射入盔甲,但在层叠交错的鳞甲抵抗下已经卷曲损坏,丧失了杀伤力。

精良的鱼鳞铠甲全套所用的甲片可超过2200片,制做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只有统兵大将和显贵才能穿用。

札甲是主要使用长方形甲片的各种铠甲的统称。因为甲片形似书札,所以得名札甲,也称为甲札。

札甲的身甲部分使用较大的长方形甲片,袖甲使用较小的甲片,从下到上层层反叠,以便臂部活动。但总的来说,札甲的活动性要比鱼鳞甲、锁子甲差;对箭矢、枪矛等尖锐兵器的防御力要强于板甲和锁子甲。

札甲历史悠久,工艺相对简单,价格也相对低廉,是三国时期较为普遍的铠甲种类。一般将士都穿着札甲,只是式样不同,这就是军队里普通士兵所穿戴的甲胄。

环锁铠就是通常说的锁子甲,也称为连环铠,是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服状,甚至可以做成整体的“套头衫”。每个铁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

环锁铠的最大优点是相对柔软,轻便灵活,对劈、砍等打击有良好的抗御能力,尤其适宜骑兵将领作战;缺点是对尖锐兵器打击的防御力不如鱼鳞甲和札甲。当然制造精良的环锁铠对箭矢等也有不错的防御力,《晋书·吕光载记》描述这类铠甲中的最高品:“铠如环锁,射不可入。”一般来说,铁环越细小防护力越好,间隙要能不让箭镞、枪矛尖扎入。

董卓为防人刺杀,朝服里面总穿有软甲。《后汉书·董卓传》记,诛杀董卓时,李肃用戟刺,“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用戟没能刺进去,只刺伤了董卓没有软甲保护的胳膊,从车上掉下来。“衷甲”就是贴身的软甲,也就是环锁铠,而且董卓穿的一定是极品的环锁铠,所以戟刺不入。

环锁铠的制做工艺繁琐,一个工匠大约要两天才能完成一尺见方的一块环锁铠,因此造价昂贵,只有王侯将帅才能穿用。例如曹操就赐给爱子曹植一件,可知其贵重。曹操一生多领兵征战,自己当然也会有一件“射不可入”的最高品的环锁铠。

明光铠是胸部镶嵌两块防护板(多为圆形和椭圆形)的铠甲,有时后背后心处也加防护板,其基本甲式可以是札甲、鱼鳞甲,也可以是环锁铠,这算是一种加强型的甲胄。

据说明光铠之所以得名,是因为铠甲的胸部镶嵌两块防护板,磨光如镜,耀眼生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因此名为明光铠,明光铠较为贵重,是高级将领的装备。

两当铠,是最古老的甲式,用背带将前后身两片铠甲连接,挂在肩膀上,恰似现在的背心。当时称背心叫\"裲裆\",故此得名。两当铠是最普通的甲式。两当式札甲是普通甲士的装备。

盆领铠,顾名思义,就是铠甲的衣领部位有盆状的护甲来保护颈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说金城人闫行以勇武着称,建安初年曾约战马超。闫行用矛刺马超,没能刺入矛折了;又用矛的断刃砍在马超的脖子上,却没能杀伤。说明马超的铠甲防护力非常好,而且颈部有防护甲,所以马超穿的应该是防御力很强的盆领式鱼鳞甲。

襦铠,因为穿戴形式是模仿襦服的形式,即按照周礼右衽的规定,在右肩和右胁系带。秦兵马俑的铠甲就是右衽式。

西汉时期齐王墓出土的金银嵌饰襦铠,关键地方均在铁片上用金属线缀上金银片作为装饰。这般镶金嵌银的铠甲,自然是王侯所用。

筒袖铠,铠甲的两袖呈桶形包围上臂,较好地保护上臂,避免片状护膊举手时,上臂和腋下受伤。在西汉和晋朝都有实物雕塑出土。

黑光铠,铁铠称为“玄铠”,黑光铠是玄铁铠的上品。曹操赐给曹植的黑光铠,列在几种铠甲的首位,大概是精良的玄铁鱼鳞甲。

两人观看了半天,徐晃是那样都觉得好看,当然札甲除外,其余的都感觉很好,就是觉得太贵了。

刘璋则是在考虑给徐晃定制一套什么类型的铠甲,板甲和札甲显然都不合适,最后刘璋选择了以鱼鳞甲为样板的盆领铠,由于徐晃才十八岁,身体还会发育,刘璋让铁匠铺按徐晃的身材给制作一套大一号的铠甲。

店家要价三百两,最后在刘璋的据理力争之下,成功的砍到了二百四十两,店家告诉刘璋,铠甲比较繁琐,得七天以后才能取货,随后两人又来到兵器铺开始挑选武器。

“陈记”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出售各类型铠甲,二层是各种兵器,两人来到二层。二层陈设很是简单,围绕墙壁环绕着一圈木头柜台,柜台后边的墙壁上挂着各式武器。

武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长剑、短剑、匕首、长刀、斩马刀、朴刀、弯刀、总之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等等,刘璋还看到了军用弩,这店家能量是真大啊,这玩意也敢卖,好在是没有大型弩机,都是小型手弩或者步兵弩,威力也不是很大,也就比弓箭稍微大点。

两人转了半天,刘璋让徐晃试了好几样,徐晃都表示不顺手,大多数都太轻了,偶尔重量合适的,徐晃还不喜欢,最后刘璋决定定做一把。

按徐晃所说,他平常可以单手抡五十斤的石锁,可以支撑十几分钟,刘璋让店家拿来纸笔,按印象中三国演义的形象,给徐晃设计了一把大斧。

此斧为双手斧,长两米二,重八十四斤,刘璋命名为“宣花大斧”,徐晃现在用这个有点吃力,不过他的力气还在增长,等身材固定以后,这个用着就很合适了。

店家要价一百八十两白银,刘璋说的口干舌燥的,最后以一百五十两成交,店家承诺七天后取货,刘璋又软磨硬泡的让店家送了他一把匕首,两人几乎是被店家撵出来的。

来到大街上以后,两人边走边闲逛,反正时间还早,徐晃对刘璋说道:“主公!俺今天真是长见识了,头一次见客人可以把卖家说的火冒三丈的,真是佩服佩服!”

刘璋不屑的一笑,这算什么,你是没见过后世那些蔬菜市场的大妈们,那才叫会砍价,自己这都是小儿科而已,突然想起一个笑话,对徐晃说道。

“说起这个和店家讲价,我想起一个笑话,公明要不要听听?”

“主公请讲。”

“话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老两口老来得子。对儿子很是溺爱。奈何他这个儿子脑袋有点不太灵光,有点傻。

有一次,家中没有足衣(袜子)了,母亲让儿子去街上去买,害怕儿子吃亏,临出门前对儿子交代到,不论对方要价多少,你都只出一半就行。

儿子记住了,然后来到城中卖足衣的地方,看到店老板后,

老板问:你要什么?

傻子答:要一双足衣。

老板说:一双足衣十文钱。

傻子说:不行,只给你五文。

老板说:八文。

傻子说:不行。四文。

老板都气笑了:你这讲价怎么还越说越少了?

傻子嘿嘿一笑。也不说话。

老板无奈只好说:那算了,我吃点亏,六文钱给你算了。

傻子说:不行,只给你三文。

老板怒了:你怎么可以这样,最多五文,再低就不卖了。

傻子说:不行,只给你两文五钱。

老板怒声道:那我白送你一双好了。

傻子说:不行,我只要一只。”

还没等刘璋讲完,徐晃已经笑趴下了,蹲在地上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刘璋一头黑线,有这么好笑吗?看着周围人围观的眼神,刘璋拉起徐晃赶紧就走。

两人转到东市坊市,这里都是买小物件的,主要针对平民百姓,很是热闹,两人一路闲逛,看到好吃的刘璋也顺手买点,还给徐婉儿为买了点头饰还有零食,就当是赔礼道歉了,递给徐晃拿着。

在坊市里转了一个小时,徐晃已经浑身上下挂满了小物件,可徐晃一点都不感觉到累,还乐在其中。

徐晃突然问道:“主公,我感觉你和别的世家公子不一样?”

刘璋奇怪的问道:“哪里不一样?”

徐晃挠挠头:“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一样,比如讲价,其余富人都是生怕丢了面子,从来不讲价,你就不会那样,而且别人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的,你就带我一个?”

刘璋在他头上打了一下,说道:“咋了?嫌我让你一个人拎东西?”

徐晃连忙摆手:“不是不是,属下不是那个意思,属下是说主公你不讲究排场。”

刘璋嗤之以鼻:“什么档次啊,就讲排场,你看父亲,身为朝廷大臣,还是宗正,出门不也只是带几个侍从?再看看那些纨绔子弟,整日除了吃喝玩乐,就是斗富,唉!”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自己以前也是纨绔,赶紧转移话题:“讲价有什么丢面子的?你看咱俩刚才进的铁匠铺,铠甲三百两,武器一百八十两,加起来四百八十两了,实际上咱们只花了三百九十两,中间差了九十两,九十两是什么概念?你一个月俸禄也不过一千钱,换算成银两也不过十两银子而已,这相当于你九个月的俸禄,何况是平民百姓?有这钱咱们做点什么不好?何苦给那些奸商呢?”

徐晃点头道:“主公言之有理,不该便宜那些奸商。”

刘璋又继续说道:“何况那些纨绔的行为,在我看来,实在是浪费生命,人生短短数十载,还是要多做点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事情才对。”

徐晃点点头,虽然听不太懂。不过还是感觉主公说的好有道理。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江山名士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惑世歹妃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我的军火商人生涯在下九千岁凤倾妆贞观天子种田之天命福女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药满田园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江山名士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惑世歹妃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我的军火商人生涯在下九千岁凤倾妆贞观天子种田之天命福女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药满田园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占座山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开局穿成奶娃子神威天降九皇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农家致富科举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隋末唐初之秦琼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穿宋,造反!【变宋】穿越时空王朝命运万世之大唐大乾:帝国独裁者风雨话东周江汉儿女英雄传于是我成为了神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三国之小曹贼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晋第一才子三国之纨绔霸天下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风入邺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天朝之裂变新语新编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岳父是朱元璋公主的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