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玉漱跟着吕素俩姐妹一起打理永乐商行的生意。苏文这边也乐得清闲。有一天,他独自坐在院子里品茶,扶苏突然上门了。
\"老师,父王请你去宫里一趟,说有重要的事情商量。\"
在苏文归来的宴会上,嬴政就提出想让扶苏拜苏文为师。苏文对这个请求并未拒绝,毕竟扶苏比胡亥强多了,尤其是他那谦逊的态度,苏文非常喜欢。
他知道苏文喜静,所以平时没事也不会主动来找。反倒是嬴政时不时会来找苏文请教问题,苏文也都一一回答。虽然他有国师的身份,却从未去过朝廷。嬴政当然也不敢说什么。但这次确实是大事,所以只好派扶苏来请他。
听见扶苏的话,苏文先是一怔,然后一口气喝完杯中的茶,起身对扶苏说:\"走吧。\"
......
\"大王,我们要真的跟匈奴全面开战吗?\"
\"是啊,大王,匈奴的兵虽然没我们大秦的勇猛,但在骑兵方面确实厉害。\"
\"大王,虽然我大秦军士无敌,但如果胜利代价惨重,其他国家难免会趁虚而入。\"
\"大王,再三考虑啊。\"
\"大王,请再三考虑。\"
嬴政瞥了一眼台下的大臣,开口道:\"匈奴已不止一次侵犯我国领土,这次寡人不会再手软。\"
\"另外,此事并非我一人决定,待国师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按嬴政自己的想法,现在并非全面开战的好时机。
虽然大秦兵力强大,战士素质高,但也不能倾全国之力对抗匈奴。一旦损失惨重,不只是岭南的百越,连大秦境内的六国残部都会抓住机会。那时,天下必定大乱。
但在与苏文讨论过后,他意识到这个世界比他想象的要广阔得多。他感觉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心中燃烧起熊熊烈火。如今他不仅恢复了年轻时的模样,也重拾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这次他的目标比上次更为宏大,他想一路向西征战,让大秦的影子覆盖全世界。
仅凭他自己,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现在有苏文相助,他相信任何事都能顺利解决。他也清楚苏文不喜欢麻烦,也不愿上朝,所以一直没强迫他。甚至常亲自去苏文府上。只是他知道,讨伐匈奴之事非同小可,他无法解释清楚,只能请扶苏亲自来请。
大臣们听到嬴政的话,立刻沉默下来。如果是嬴政提出的,他们可能还会反对。但如果是苏文提出的,他们绝对会无条件信任。毕竟人终究是人,而苏文是仙人。他们认为苏文既然提出这个建议,肯定有解决的办法。现在,他们只需静静等待。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殿内一片寂静。嬴政坐在龙椅上仔细思考未来规划,大臣们则在想苏文会用什么方法应对匈奴。
忽然,一名侍卫跑进来单膝跪地报告:\"陛下,门外扶苏公子和国师求见。\"
听见侍卫的话,嬴政从沉思中恢复过来,起身,脸上带着喜悦:\"国师来了?寡人亲自去迎接。\" 说完,他直接下台走向殿门。大臣们也不是傻子,互看一眼,跟着出去。
\"国师,久等了,请进。\" 嬴政望着眼前的年轻人,满是敬意。
苏文淡然一笑,然后迈步走进大殿。嬴政指着上方的龙椅说:\"国师,你坐上面吧。\"
苏文闻言摇头。那个位置不是随便谁都能坐的。无论嬴政多么尊敬他,他毕竟是大秦的皇帝,这点他很清楚。
见苏文不坐,嬴政也没勉强,而是对旁边的太监说:\"还不给国师搬张椅子来?\"
\"是,陛下。\" 老太监在宫中服侍嬴政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他对人如此重视。赐座这种事,在朝堂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不仅发生了,而且秦始皇并未说是赐座。原因在于他觉得自己身份远不及苏文。
不一会儿,老太监拿来椅子准备放到苏文身边,却被嬴政制止:\"放龙椅旁边。\"
\"是......\" 老太监心中更加震惊。他在嬴政身边已久,深知苏文此人。从嬴政口中,他也知道这位国师绝不简单。每次提到国师,嬴政眼中总是充满敬意,言语间满是钦佩。
此刻,摆放椅子看似小事,但放在龙椅旁,意味着嬴政把国师放在同等甚至更高的位置,与他以往的霸道截然不同。不过他只是个奴才,只需照嬴政吩咐行事,其他事无权干涉。
苏文意味深长地看了嬴政一眼,没拒绝,直接走上高台坐下,嬴政也跟着回到龙椅上。随后,大臣们规矩地站在大殿上,看向苏文的眼神充满敬意。
如果一个人很优秀,可能会招来嫉妒。但如果一个人做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只会得到敬佩。在他们看来,苏文得到的尊重是应得的。
嬴政有些歉意地对苏文说:\"国师,让您前来实在打扰,希望别介意。\"
苏文笑着摇头:\"不会,有什么事就说吧。\" 嬴政点点头,然后认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