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偌大的文化舆论场中,《文史报》上有那么一群以笔为“武器”的职业喷子。
他们这次一登场,就不走寻常路,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抛出什么奇闻轶事,或者热点故事来博人眼球。
反而是在报纸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煞有介事地率先普及起了“敬天法祖”这一古老,而又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概念。
概念定义权才是舆论战中最主要的权力,有了概念定义权,就可以定义符合自己的利益则,接下来不论如何辩论,都要在自己定下的规则范围之内辩论,还可以随时改变规则,让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他们追根溯源,先是搬出了《礼记·郊特牲》中的经典语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
想象一下,在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与好奇,抬头仰望那广袤无垠的深遂夜空,星辰闪烁,日月更替,世间万物在天地的滋养下生长繁衍。
而人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命、智慧和文化。通过祭祀这样庄重而神圣的仪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表达着对天地和祖先的感激之情。
就好像是在对天地说,感谢您给予万物生长的环境;对祖先说,感谢您赐予我们生命和延续的可能。
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是敬天法祖思想在古老文献中的生动写照。
接着,他们又提到了《论语·学而》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中,父母的去世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人们会遵循着严格的丧葬礼仪,以表达对父母的不舍和敬重。
而追念久远的祖先,也是家族传承中的重要一环。家族中的长辈会在特定的节日或者场合,向晚辈讲述家族的历史、祖先的事迹。
这种对祖先的敬重,慢慢地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风气。当每一个人都能够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用心地追念祖先时,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就会变得淳朴厚道。
就像一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种下了善良、感恩和尊重的因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子会生根发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也反映出敬天法祖观念中对祖先的敬重,以及这种敬重对社会道德风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最后,他们引用了《荀子·礼论》中的“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天地,是世间万物生命的源头。没有天地的孕育,就没有山川河流,没有花草树木,更没有人类的存在。而祖先,则是人类这一群体延续的根本。
从远古的祖先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才有了如今的我们。他们的智慧、经验和精神,通过血脉传承给了我们。
敬天法祖,对于人类的存在和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类与天地、与祖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群《文史报》的职业喷子,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在报纸上开启了一场关于“敬天法祖”概念的普及之旅,也引发了读者们对于这一古老概念的深入思考。
在深入探讨一段历史文化现象,或者解读某些特定概念的时候,天下人往往需要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阐释其背后的含义,并且统一一个解释的标准,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清晰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就拿“敬天法祖”来说吧,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实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体现的是古人对天地自然的一种深深敬畏之情。
要知道,天地自然孕育了世间万物,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人们深知自身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所以对天地怀有敬畏,不敢肆意妄为、破坏自然的和谐。
同时,“敬天法祖”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尊崇之意。祖先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为后代子孙奠定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们的智慧、品德和功绩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而且,这还反映出对家族传承的高度重视。家族的文化、传统、技艺等都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才能延续下去,敬天法祖正是维系家族传承的重要精神纽带,让家族的血脉和精神得以生生不息。
就在广大读者还处在一种云里雾里的状态下,不太明白《文史报》究竟要搞出什么名堂的时候,御史台那帮被人戏称为职业喷子的家伙,在沉寂了整整两天之后,终于又按捺不住了。
这时候,“敬天法祖”这个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宣扬,已经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这些御史台的人瞅准了这个时机,又抛出了另一个颇具历史色彩的词语——“衣冠南渡”,并且开始煞有介事地解释起这个词的含义来。
“衣冠南渡”,这原本是一个被世家门阀美化了的词语。在不远的过去,中国北方遭受着北方胡虏的肆意屠戮,整个地区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那些世家门阀,本应该肩负起保家卫国、守护百姓的责任,然而他们却做出了令人不齿的行径。他们穿着华丽无比的衣服,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集体撤退逃过到南方。
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把原本应该用于抵抗胡虏的精锐士兵,变成了自己的部曲私兵,用来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和利益。
而大量无辜的汉人百姓就被他们无情地扔给了北方胡虏,任由胡虏肆意糟蹋、屠杀。
这些世家门阀自己呢,却躲到了相对安全的南方,在那里继续作威作福。他们把汉人百姓当作牛马一样役使,让百姓们为他们耕种土地、建造房屋、提供各种服务,完全不顾百姓的艰辛和苦难。
这不禁让人发问,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北方那些残暴的胡虏,又有什么两样呢?
然而,在这黑暗的历史背景下,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秦皇。秦皇仿佛是上天派来拯救苍生的使者,肩负起天降大任,异军突起横扫北方胡虏。
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凭借着祖先的保佑和自己的卓越才能,创下了惊天伟业,重建了伟大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原本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但是秦皇没有退缩,他带领着大秦帝国的子民,披荆斩棘,浴血奋战。
最终,大秦在不可能之中完成了复仇伟业,洗刷了曾经的耻辱,让国家重新走向了繁荣和强大。
这一伟大的成就,不仅是秦皇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大秦子民的骄傲,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