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庆亲王一口气吐出去10万两,人都不好受了,他害怕朝廷再找他捐款,赶忙把自己在大清银行寸的25万两白银一口气都提了出来,转到外国银行。

这一波操作属实炸裂,直接导致大清银行周转出现困难,城里的银价开始上涨。

袁世凯让儿子袁克定开着小汽车优哉游哉来到庆王府门口,笑道:“王爷,您的气色看着不太好啊。”

奕匡说:“都怪那什么爱国公债,简直是胡来!想要粮饷,完全可以从田税、关税里扣出来,搞什么公债?你也是,为何让太后坚持推行?”

袁世凯说:“王爷,现在事态紧急,不想想办法实在没辙。关税您是知道的,要经过洋人一道手续,他们现在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所以还是别想了;至于田税,现在关内十八省已经有十五个不交了,您说怎么办?”

奕匡如今早就和袁世凯利益深度绑定,痛心道:“那也不能扒我们这些肱骨老臣的家底啊!”

袁世凯哈哈一笑:“庆王爷,我有点小东西,能让你好受点。”

袁世凯从怀中拿出了一厚叠银票:“这是300万两。”

奕匡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三,三百万两?!”

“嘘!小点声,”袁世凯说,“请您笑纳。”

奕匡不是傻子,问道:“有什么要我做的?”

袁世凯说:“明人不说暗话,王爷,我已收到密电,南方决计不会同意立宪,只求共和,所以皇室就要……”

奕匡吓得一哆嗦:“断头台?”

袁世凯连忙安慰:“王爷勿要多虑,密电还说,他们至少会厚待皇家。”

奕匡哪信这个,历朝历代,前朝皇族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当年他们入关杀老朱家不就是这样。

“虚君共和都不行?”奕匡再次试探问道。

虚君共和差不多就是英国那种制度,国王没有实权,只是一个虚名,负责一些礼仪性的工作而已。

袁世凯摇了摇头:“不行。”

奕匡无奈道:“我明白了。”

袁世凯说:“现在哪,希望王爷与我携手保住皇上、太后以及你们一众皇室的性命。”

无形之中,袁世凯又把自己要做的事在皇室面前拔高了一个维度。

奕匡反正一直只是个贪财小能手,政事上的智慧照着袁世凯差了一个维度,只能听他的。

奕匡问道:“先干什么?”

袁世凯说:“议和。”

“恐怕摄政……醇亲王不会同意。”奕匡说。

袁世凯扬了扬银票:“那就看王爷的了。”

奕匡叹道:“这三百万两,看来是要我把国都卖进去。”

袁世凯说:“王爷,不过是换另一种形式存在。这么一想,您是我大清的恩人!”

奕匡摸着胡须也笑了:“有道理!都是为了大清!”

奕匡真的堪称大清克星,与袁世凯联手给大清打造棺材板。

要不李谕一开始会进入庆王府教西学,因为他也觉得奕匡这人在推翻大清的功劳上,理应被记上一功的说……

——

“嘟嘟嘟!嘟嘟嘟!”

李谕宅院的倒座房中电话响起,王伯接起来问道:“哪位?”

“净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电话当门铃用?告诉李谕,我是醇亲王。”载沣说。

王伯来不及转接电话,赶紧打开了门:“摄政王,我这就去告诉老爷。”

载沣心情差得很,“我自己进去就行。”

李谕赶到客厅时,王伯已经给他冲好了茶叶。

“摄政王,您怎么来了?”李谕问道。

载沣说:“我碰巧刚刚路过附近,突然听说南方要议和。”

李谕疑惑道:“这事,好像应该问内阁?”

载沣说:“不!我要先以朝廷名义,发一道通电,告诉全国朝廷立刻举行立宪。”

看得出,载沣是真的有点急了。

李谕说:“通电全国?”

载沣说:“是的,所有的电台都要接收到,这件事只有你可以做到。”

李谕说:“可以是可以,但现在通电的费用很高,发到每家电报局或者报社、通讯社的电文,每个字都要一角。现在全国差不多有两百多家电报局和三十多家报社、通讯社,如果都传达,就是大手笔。立宪是大事,想要说清原委往往需要几百字,算下来,一次全国通电需要一万元左右。”

民国时期的通电也差不多这水平,所以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某某大人物又要通电全国,都得花大把银子的。

当然了,他们“通”的基本都是民脂民膏。

李谕的无线电已经把每个字打下来了好几成,否则一个字至少要一角六七分。

不过现在无线电运用地也广了,此后电报局还会增多,所以总体价格仍旧不低。

载沣说:“这钱我来出!不能让立宪希望彻底破灭。”

李谕耸耸肩:“请您尽快把电文给我吧。”

载沣的动作很快,一个时辰后,就派人送了过来。

清皇室在这次通电中把姿态放得很低,只求按照英国的立宪制度来。也不学日本了,因为日本的天皇权力不小。

李谕带着电文找到邮传部大臣唐绍仪,“唐大哥,备个案。”

唐绍仪看了看载沣的通电内容,说道:“已经晚了,纯粹浪费资源。”

话虽这么说,通电还是得通出去。

可现在南方各省早就不认爱新觉罗了,正在组织议和事项。

电文发出去后,唐绍仪说:“疏才,正好袁公有请,一起到他府上去吃顿饭。”

李谕说:“袁大人不应该很忙吗?”

唐绍仪说:“你手中的无线电技术至关重要,现在关键的已经不是打仗,而是情报传递。而且,今天就是随随便便的一场家宴罢了。”

李谕不再多问:“我来开车。”

这时候南北双方要展开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议和,议和的地点在上海租界,袁世凯肯定不会去,而是让唐绍仪作为全权代表。

而唐绍仪说是北方代表,其实就是代表的袁世凯一人,清廷已经是个空壳子,议和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便是关于如何处置清王室。

作为遥控指挥者,袁世凯每天都要让唐绍仪汇报最少两次。

唐绍仪坐到副驾驶上:“袁公搬到了锡拉胡同,我来指路。”

锡拉胡同在晚清时与金鱼胡同一样,都是王公大臣们喜欢聚集的地方。慈禧在入宫之前,就住在锡拉胡同。

到了袁世凯家中后,他的几房姨太太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袁世凯对袁克定和袁克文兄弟俩说:“快给师傅请安。”

两人过来就对李谕鞠了个大躬:“师傅好。”

袁世凯接着呵呵笑道:“疏才,快坐,快坐!”

桌子上摆的菜猛一看感觉挺像李谕穿越前饭店的菜品,中间是一道清蒸八宝鸭,旁边是韭黄炒肉、红烧肉还有一些相对常规的菜。

李谕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有人去拜访袁世凯,看到他在吃饭,桌子上只有一碗小米粥,一条鱼,然后一边吃一边掏个小瓶往上面撒东西。回去后他就跟别人说袁世凯简朴。

后来知情人透露,他那碗小米粥,每一粒都是精挑细选的西北小米,个个颗粒饱满。

那条鱼是长江鲫鱼,用猪油封了,送到北京时和鲜的一样;调料也是鹿茸、人参、犀角之类的名贵药材磨的粉。

就像年大将军吃白菜,每棵白菜只留一点菜心。

不过故事应该是虚构的,因为袁世凯这人饭量很大,这点饭根本不够他吃的。他是个早餐都要吃六七个水煮蛋外加一碗贡面的人。

袁世凯毕竟是军人出身,相对粗一点,不像明清上位者有爱吃燕鲍翅肚的习惯。

但袁世凯很爱吃补品倒是真的,喜欢吃韭黄也是因为韭黄素有滋补之名,毕竟他可是有九房姨太太。

袁世凯说:“这几天我好好看了看你带来的法国大革命一书,受益匪浅。”

李谕避实就虚道:“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自然有好处。”

袁世凯说:“我现在对拿破仑此人越发喜爱,我发现他对科学家非常重视,就算行军打仗,也会带上几位数学家随行。”

李谕说:“当年的法国确实涌现了许多数学家,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傅里叶、柯西等等,都是数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人。而且他们或多或少都为拿破仑服务过,有些还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果然当将军不能只是一个粗人,我也应学习之,”袁世凯说,“对了,你说的这几个叫拉什么的,很厉害吗?”

李谕说:“在数学界,他们的地位就像文学界里的唐宋八大家。”

“这我就明白了,”袁世凯说,“书中提到拿破仑称呼那位拉格……”

李谕说:“拉格朗日。”

“对,拉格朗日,”袁世凯说,“拿破仑称呼拉格朗日为‘数学界高耸入云的金字塔’,虽然我没见过金字塔,但你李谕也称得上这个名头。”

李谕笑道:“过誉了。”

拿破仑对数学家确实相当尊重,他封拉格朗日为法兰西参议员、帝国伯爵,并授予其荣誉军团二级勋章;

封拉普拉斯为伯爵、伯爵;

拿蒙日当挚友,带着他一同进军北非。

袁世凯又对袁氏兄弟说:“你们现在数学学到什么程度了?”

袁克定说:“回父亲,我已经学到了李师傅数学讲义中的韦达定理,韦达似乎也是法国人。”

袁世凯问道:“韦达定理?”

袁克文说:“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嗯!很好,”袁世凯说,“拿破仑年轻时是从炮兵起家,炮兵需要学习数学与物理学,你们继续努力吧!”

袁氏兄弟说:“孩儿记住了。”

袁克定又多提了一句:“韦达也曾在军中破译过敌方军队的密码。”

“差点忘了,”袁世凯对李谕说,“咱吃过密码的亏,以后还望疏才在这件事上多多帮忙。打仗嘛,要是让敌人先知道咱们想干什么,不就歇了菜。”

李谕说:“在下对密码没有太多研究,但我会在学校中专门设立培养密码人才的数学相关专业。”

“疏才果然是科学巨子,”袁世凯端起酒杯,“有劳你了。”

李谕说:“份内之事。”

二十世纪是密码学大发展的时代,李谕肯定会多加留意。

尤其是以后对付小日子侵略时,密码战相当关键。

因为不管怎么说,日军的实力确实强了很多,获悉情报就变得更加关键。如果能够提前知道小日子动向,国内抗战力量将大大减少伤亡。

——

大清死亡倒计时只剩两个来月,唐绍仪准备前往上海与南方代表们议和。

李谕正好有点事去上海,一同上了火车。

北方代表还有严范孙,他看到李谕后疑惑道:“疏才也是我们的代表?”

李谕道:“我是去找商务印书社出版一些书籍。”

“你写的?”严范孙问。

李谕说:“是的。”

严范孙问道:“什么内容?”

李谕说:“我在此前的旅途中,写了一本关于西方科技的简史。”

严范孙说:“西方之科技史?疏才兄真是大才,能修史书!”

“抛砖引玉而已,”李谕笑道,“我只是从文艺复兴开始,大体写了写欧洲怎么一步步完成科技进步,继而发生工业革命的。只有十几万字,希望后来有史学大家关注到科技史这个小门类后,写出真正的旷世之作。”

严范孙说:“江浙素来多文人,更不乏修史者,我想应有你要找的人。不过修史是件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当年的明史案仍历历在目。”

严范孙说的明史案,是清朝最大的一起文字狱,康熙初年,浙江的庄廷鑨修了本《明史》,结果被小人告发,200多人被杀,凌迟的就有18个,牵连甚广,影响更深远,此后有清一代文字狱多有发生。

李谕知道严范孙是好心提醒,于是轻松道:“不过是一本讲述科技的小史,而且就算有关系,现在时代也要变了,不会有事。”

唐绍仪说:“没错,疏才尽管刊印发行便是,不必担心。现在大家都想知道洋人到底为何有如此强大之科技,我们又该如何奋进。这本书发行后,我第一个购买。”

李谕说:“我还想找几人润色润色,不然我的文笔拿不出手。”

严范孙说:“可惜我最近没有时间,不然一定代为效劳。”

李谕说:“这种小事不用您操心,我已经想好人选。”

严范孙问道:“是哪位江浙大贤?”

李谕说:“目前称不上大贤,只是个普通的教师,姓周,名树人。”

以李谕的水平,李谕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白话文。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让迅哥提前动笔写写白话作品。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