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御史大人,您看看这个。”

说着话,封常清递给崔耕一份公文,上面贴着“岭南道肃政使崔耕亲启”的封条。

朝廷官员往来的公文,有些并不封口,经手人可以随便查看,甚至按规定要晓谕百姓。

有些公文就要讲究个隐秘性,贴上封条。按照大唐律,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最严重的可能是掉脑袋。

但一般的封条,也不过是写个“岭南道肃政使拆”。

这种情况下,封常清作为崔耕的贴身侍卫兼幕僚,自己就能打开看,甚至加以整理并批示,只要崔耕最后盖印示认可就没问题。

但这份公文不同,封条上贴着“岭南道肃政使崔耕亲启”的字样,字面之意除了崔耕本人,任何人都不得拆开。

哪怕是崔耕自己,也得先在封条上盖好自己的大印再撕开。然后,被撕毁的封条会被带回去做存档。

以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而言,可谓是保密到了极致。

综上所述,这是一份非常隐秘且极其重要的公文!

封常清将公文递交到崔耕手中,说道:“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看这架势,肯定是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大人快拆开看看吧。”

“岭南道肃政使就是个监察官儿,就是真出了什么军国大事,我也插不上手啊。”

崔耕满腹狐疑,依照规矩盖上自己的大印,接着撕开封条,把里面的公文取了出来。可等他看完之后,疑惑非但未解,反而愈加深了。

原来,这份公文是他所属的右肃政台发来的,右肃政台归狄相爷兼管。

公函中交代的事情非倒是言简意赅让崔耕和陈三和在任期满后,不必回京述职,原地待命。

就这点小事还用这么保密?还八百里加急?还非本尊不得私自拆启?这不是浪费朝廷公帑吗?

不对啊,事出反常必有妖!

蓦地,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崔耕的心头难道是我不知不觉间得罪了长安那头的什么人,有人准备对付我,狄相想让我留在这边暂避一时?还是侯思止回长安之后在朝中又告了我一记刁状,朝廷又准备派出什么罢黜使之类的来调查?

怎么破事儿一档接一档,这刚刚才消停多久啊?

一时间,崔耕心乱如麻。

将这份公文按照朝廷制度处理封存好之后,他索性将巡查岭南道的事儿给停了下来,直接又返回了清源城,随时准备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略显莫名的危机。

……

崔耕这趟又回清源县,可不是衣锦还乡归故里,但泉州官场上的官员们可不这么想。

现如今他崔二郎还是岭南道的肃政使,手上还攥着监察地方百官之权。他们这些地方官在这个时候,不是更应该往清源城崔府跑勤快些吗?别临了临了,被姓崔的打了小报告,那就划不来了。

于是乎,前来送礼者有之,拍马屁者有之,探听消息者更有之,崔府门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熙熙攘攘仿若闹市。直如烈火烹油,更似鲜花着锦!

这一点,是崔耕始料未及的!

这一日,宋根海、封常清联袂而至,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道:“崔御史,您看谁来了?”

那人紧走几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道:“下走参见崔御史!”

什么叫下走?就是自称供您奔走役吏之人!

下走?这自称委实有些过谦了。

那人一抬头,崔耕看清面目,好家伙,这不是折冲府的书吏姚度嘛?

想当初自己任清源县尉时,姚度和宋根海就相当于自己的左膀右臂。

后来清源县撤销建制,二人都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联袂找到了自己这个老上司。最后自己安排宋根海做了府兵的队正,姚度做了折冲府的书吏。

公允地说,姚度识文断字熟悉吏情,论能力可比只会吹牛拍马的宋根海强多了。

不过有时候,运气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如今宋根海跟着自己巡查岭南道,混得风生水起,姚度的境遇可就差远了,还是窝在武荣折冲府当着他的小书吏。

崔耕是念旧的人,许久不见姚度了,赶紧以手相搀,高兴招呼道:“原来老姚?哈哈,快些起来。咱们可是有日子没见了,今天可要好好地喝几杯。”

招呼完姚度和宋、封二人坐下,崔耕问道:“老姚你今日过来,可是郭都尉派你来送信的?”

“启禀大人……”姚度又要站起来。

崔耕双目微瞪,佯怒道:“老姚,你这是什么毛病?还当本官是不是你的老上司了?见个礼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来回整这么多假模假式的,那不是生分了吗?”

姚度一听训斥,却是乐得眉开眼笑起来,仿佛与有荣焉道:“正是当您是老上司,学生才特意来见您的。实不相瞒,我已经将折冲府的职司辞了,今日特来投奔大人。”

“啥?把折冲府的职司辞了?”

崔耕微撩双眉,不由数落道:“老姚,你挺聪明一个人,怎么干了这么一件糊涂事儿?我这岭南道肃政使任期将满可没几天干头了,下个职司还没着落呢。你这个时候来投奔我,不是跟着一块瞎吗?”

“嘿嘿,大人误会了,老姚多鸡贼啊,这种大的事儿能不仔细斟酌?”

一旁坐着的宋根海笑嘻嘻地插话道:“正是因为您的岭南道肃政使当不了几天了,他才迫不及待得辞职哩。”

崔耕大惑不解,问道:“什么意思?”

“唔,那句话咋说来着?对,封侍卫,前头听你说过一嘴,那句话咋说?”宋根海是个半文盲,只得求助封常清。

封常清道:“大人,您别忘了,朝廷有规定,诸外任官人,不得将亲属宾客往任所,及请占田宅,营造碾,与百姓争利。实不相瞒,不仅姚书吏递了辞呈,我和宋队正也在昨日通过姚书吏,辞了武荣折冲府的职事。以后啊,大人你去哪,我们仨就跟到哪!”

话音落毕,宋根海和封常清、姚度一齐跪倒在地,齐声道:“愿为大人效死,还请大人收留!”

崔耕这才恍然大悟过来。

姚度就不说了,别看宋根海和封常清跟着自己在岭南道各州府巡查着,但他俩的编制却是一直挂在武荣折冲府里,一个是府兵队正,一个是长史侍卫。

自己任期将满,这岭南道肃政使算是当到头了,按照惯例自己肯定得到其他州府去任职。

到时候就算郭恪胆子再大,再怎么愿意帮衬自己,他也不敢把手下的府兵和职事吏员,继续暂借给其他州府的官员使唤啊。

所以,宋根海等人要想继续跟着自己,就必须先辞去折冲府的职司。这帮人之所以这么急,估摸着是担心名额被抢了先吧?

朝廷是有章程规定的,为了避免与百姓争利,朝廷律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官员,不准带亲属和宾客到任所赴任。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不让带亲属,我带小妾总行吧?按律法“妾比畜产”,我带几个牲口你管得着吗?

所谓宾客,指的就是官员的门客和策士。

但是宾客……你说是宾客就是宾客啦?我们几个关系好,义气相投,我去哪他去哪,不行吗?难道当官的就不能交朋友了?

所以,这条实际上只是限制了官僚门客的规模,而不可能完全禁绝。

到底什么官能带多少宾客,官场上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

崔耕若是调出了御史台,以他岭南道肃政使的七品官秩,一般情况下,最低也得给个从六品官的外调地方官秩,按规定可以带四个幕僚上任。

名额有限,若是被别人捷足先登了,这几位可就追悔莫及了。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崔耕一边让他们起来,一边摇头苦笑,道:“不是本官说你们,还是太冲动了,怎么事先不跟我说一声?说老实话,眼下本官都有些自身难保了。”

紧接着,他把那封神秘的公文和自己的判断解释了一遍。

宋根海和封常清还好,姚度当时就有点傻眼,喃喃道:“不能吧?狄相可是兼着右肃政使的职司,有他在上头罩着,您调个合适的职司,还不是小事一桩?”

“唉,你别听风就是雨,其实我和狄相的关系,没有外界传得那么那般紧密……咦?我想到了,那份公文……对,狄相!!!”

如同一道闪电在脑海中划过,困扰崔耕多日的疑惑,霎时间豁然开朗!

那公文透出来的意思,并不是有人要对付自己!

而是有人要对付自己所谓的靠山狄仁杰!

在荒唐大梦中,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就是在今年,狄仁杰貌似要遭遇今生最大的一场危机,险些丢了性命。

史上所载,自从武则天正式登基为帝以来,酷吏集团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有些人选择了夹起尾巴来做人,有的人像侯思止一样,准备出京避避风头。

但是,作为酷吏集团的领军人物来俊臣,却选择了绝地反击!

为此,他精心炮制了一场天大的冤案地官尚书狄仁杰、益州长史任令晖、冬官尚书李游道、秋官尚书袁智宏、司宾卿崔神基、文昌左丞卢献,合谋造反!

好么,大唐(大周)实行三省六部制,这一个案子就牵扯了三个尚书和一个丞相,另外两个也是官居要职。

相当于半个朝廷要反了,武则天听了来俊臣的密报之后,自然是心惊肉跳,慌了手脚。

为了把这个案子变成铁案,来俊臣趁机建议,这些人身居高位,对朝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他们主动认罪,就不必牵连其家人。

武则天当即就点头允准。

面对来俊臣发明的种种酷刑,就算狄仁杰是神仙也挺不住啊,索性利用了来俊臣办成铁案的心思,直接认了谋反之罪。

然后狄仁杰当真不愧是狄仁杰,他趁着来俊臣松懈下来,偷偷用头巾写了一封书信诉说自己的冤屈,藏在自己的绵衣内,让家人带了出来。

他的儿子狄光远在武则天召见时,拿出那封书信,为父亲鸣冤。

武则天大为吃惊,让通事舍人周琳去查探真相。

不过周琳也惧怕来俊臣,草草看了几眼,就回来向武则天谎报绝无此事,并拿出了来俊文事先伪造好的认罪书。

如果没有运气帮忙的话,一代名相狄仁杰就得死在天牢里头。

幸好,天可怜见,整好赶上武则天发现多年前误杀了凤阁侍郎乐思诲,心怀愧疚,召见了乐思诲的儿子。

乐思诲的儿子对酷吏们恨之入骨,趁机为狄仁杰说起了好话,说陛下很可能被蒙蔽了。

最后,武则天亲自接见狄仁杰,说你怎么又写认罪书,又说自己是冤枉的呢,都当过宰相的人了,怎么做事还这么没溜儿?

狄仁杰说我怕挨打,主动招供,这事儿我认。但认罪书的事儿我可不认,要不咱们仔细对对笔迹?

至此真相大白!

不过,武则天并未就因此重罚来俊臣,让狄仁杰等人官复原职了!

最后处理的结果竟然是,来俊臣屁事儿没有,被诬陷的六人却贬官出京,狄仁杰贬任了彭泽县令。

造反这种事嘛,当然是有杀过没放过。

其实,以武则天多疑诡诈的心理,并不是完全相信狄仁杰等人是无辜的,能留他们一条命,已经算相当够意思了。

崔耕暗暗琢磨,恐怕那封加急的神秘公文,就是狄仁杰在感到形势不妙的情况下,动用宰相职权,紧急发出的,为的就是不让自己淌长安城的这滩浑水,以免受其牵连。

捋顺了其中种种关节,莫名地,崔耕对狄仁杰这个以讹传讹的靠山,心中又多了几分敬重,还有满满的感动。

不过感动归感动,这下也是麻烦了!

狄仁杰这棵参天大树一倒,自己作为外界公认的狄系成员,届时又该何去何从呢?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