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些人,先让他们进入农忙,也算是看看他们品行方面。当然,也留下几人随身帮衬。选的是那一家四口和另外一名男子,年轻的夫妻就留下来跑腿打下手,男的叫许贡,女的叫满小莹。
他们十二岁的小子许路就留着与杨长霆、杨长青一块读书,那小子还会些拳脚,便让他们一起练。正好黎云夏在众多人中,留下的另一人是武功底子不错的江铮,职责保护一下一家子,平时可以教一下三个小子武艺。
最后两个姑娘也被黎云夏扔了进去,在她心里女孩子便要有自保能力。老太太也没说什么,两个姑娘也是欣然接受。
而那妇人许婆子平日陪老太太到处走走,帮做个饭,打个下手什么的。遇到年龄相仿之人,老太太还真的能聊上几句。特别两个人聊到荒州往事,都各自唏嘘!
还有六人被分配到茶州各县,探查一下乞丐方面的具体信息。这想培养乞儿们的想法,可不是要先了解一下情况。
另外有一些只有名字没有姓氏的人。黎云夏便给赐姓杨,名字也略改了一下。也算是新人新气象!
这日刚搬到西庄,老太太吩咐着大家快些整理住所。黎云夏便整理书房,书架空间里就有。只让工匠打造了两张长方型桌子,各配八把椅子。可供应整个小家的八口人共同在此看书,写字。
书架就没什么好整理了,直接从空间搬出来就成。上面的书籍分初学,也就是童生以下所用书籍。另一种就是童生到秀才这个阶段的书籍。分别放置在两个书房中。够大家就读到考取功名都成。
这也是之前老太太挑选好了的书籍,虽然黎云夏肚子里的小家伙们还没有出生,杨家众人便先用上了。
另外空间还有不少书籍以及杂书。暂时家里人还真用不上。只有平时老太太无聊会拿几本看。
这西庄因为庄子大,本来就有预留主家住所。是一个三进的院子,紧邻山体。黎云夏早已吩咐人将三进院门上的牌匾,改成了杨府。一进就给江铮与三个男孩子用,二进用来给两对夫妻用。三进就是老太太带着黎云夏三姐妹了。
西庄还有佃农一百八十多户人家。住在一个如同村落的小村子里,这也是常年在此务农的农民。距离主家的几个院子有五六里远。
平时除了劳作,还算安分守己。
黎云夏带着一众家人只与村民打了个照面,算是认识熟悉下脸。也与庄子的前管事凌志见了面,虽然没有再让他留任。但也给了一个副管事的名头,看表现再定。
新提拔的正式管事是这批新买人中的杨楚做。虽然有些人不服,但就看杨楚的能力了。
三进宅子里,三个小子与两个姑娘每日的任务也分配好,每日便是早起练武,然后背诵文章。中午饭后休息一个时辰,下午田地里看一下庄稼,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按时给老太太看,老太太满意了,便可继续读书。
那么老太太不满意之时,便是要写一个长长的观后感。小云晴相对比其它四个轻松些,但也有模有样的做好老太太所交代。也因此四个大一些的孩子,受杨云晴感染,学习的更加卖力!
平时老太太除了看孩子们读书练武,就是与许婆子一同到庄子里走动。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自家田地,那种自信都变的强大了,更别说那脚步的轻快,与腰板的笔直了。
相比于杨诚夫妻,许贡夫妻懂的就多了。后来也是听说他们也算是高门大户,黎云夏与老太太一寻思,好事啊!就将杨诚夫妻的课业与管理产业方面,交给许贡夫妻教导。
杨诚夫妻实在又听话,学得也是有模有样。黎云夏与老太太商量,如果学成了,就让他们二人各自去管理一个庄子。老太太点头,直夸黎云夏学之善用!
日子平淡又新鲜的过着,这小小的西庄也随着春日的到来,庄稼的播种,绿意遍地!
这一日,秦掌柜的到来,打破了一度的平静。因为建书院的事,终于有了眉目。
文渊将一切的关系都打通了,他也是亲自与茶州知州来往几次信件,才将事情办成。本来这是一件大功绩之事,可这不收取费用一事,却是难了很多。茶州大大小小书院,私塾十几个,让他们怎么活。才拖延了一些时日!
这期间,黎云夏修改了多次书院的规划。第一项就是给出了免费规定,她资助的穷学子,一,有村里正证明其家中确实贫苦。二,孤儿。三,乞儿。以上三种不收取费用,哪怕是书本费用都不收取。但也严格要求如哪个村里正欺瞒,包庇,那么官府会介入,同时取消这个村子十年不得有学子入此学院。
这三种不收取费用,但其他不在此例孩童就读,需要缴费。而黎云夏所罗列的学费还不低,细数还比别的书院,私塾价位高一些。这才通过了知州的审核。
毕竟别的书院私塾要挣钱,不可能做赔本吆喝的事。文人的力量在这个古代是强势的一批人,哪怕早早知州就想通过,可也不敢得罪文人墨客。现在好了,一切都顺理成章。
第二项修改书院规划就是男女学子事宜!
因为书院是男女都收,这也让知州为难了。于是黎云夏代表老太太特地同秦掌柜与严知州见了一面,说得是天花乱坠。就是她的那套,女子能顶半边天。如果茶州城女子多数识文断字,知书明理,那茶州城的经济发展,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是整个凤国第一大城云云。
哪怕在严知州看来有违常理,但最终是妥协了。他想不过是个试验阶段,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让这黎云夏去试试便是了。
对于建造书院的构图,早早就拿给秦掌柜。秦掌柜更是急迫的快马加鞭送到了香江城给文渊。
也因严知州对于男女学子事宜的不看好。黎云夏改变了书院的建造。将书院分成了四院,首先东院,为七岁以下孩童识文断字之所,不分男女。而南院便成了七岁以上男孩子的书院。西院便成了七岁以上女子书院。至于北院,便是场地,因为北院靠山,骑射后面加的武学,都需要在此进行。
南西两院分场次用,严格要求不得碰面。而四院,每个院子都很大,不管是学习用地,住宿用地,还有每日晨练用地。教育是第一,但是身体比教育更加重要,所以不管哪个院子,体育用地都是最大的。
黎云夏在这期间,也做好了很多准备,比如书院规章制度。那是卡的死死的,不允许有任何人逾越。
更让别人诧异的是,学院规定每七日,学子们要到田间做工半日或一日,看情况而定。如有不愿,不在招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