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吴正擦了擦头上的汗,他已经来南洋几个月,还是有些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他之前所在的陕北,四季分明。

南洋这里却只有一个季节,每一天都是酷热难耐,稍微凉快一点,那就是瓢泼大雨。

吴正看着已经成型的河西村,他露出自豪的神情。

这是他带领村民,肩扛手刨一点点建设出来的村落。

紧挨着河边的林地,树木被他们一颗颗的刨掉。

把田地和山林挖沟隔绝,在风向合适的情况下。

一把大火把之前林中堆积的杂草和树叶全部点燃。

地上的杂草和树叶燃烧干净,剩下的这片地,就是一大片良田。

大火燃尽之后,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

熊熊烈火,也能把土地上的害虫和杂草种子烧得干干净净。

害虫和杂草,就不会影响到田地里粮食的收成。

村子里茅草屋一座一座建起来,每一家都分到了一栋茅草屋。

张木匠水平很高,他在移民营地之中,没有拿出自己全部的手艺。

建设自己的房子,却展现出他高超的手艺。

茅草屋看着简单,搭建也有很多诀窍。

张木匠指点搭建的茅草屋,没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卯结构,却能扛住狂风暴雨。

茅草屋避雨能力也很强,村里连续下了一个多月暴雨,茅草屋都没有漏水。

大家一起努力建设新家园,这也让所有村民,都拧成了一股绳。

河西村村民的成分很杂,大部分是受灾,接受朝廷移民的人。

还有一部分,被官府判处流放的犯人。

正常的移民,看到被流放的犯人,开始都有些惧怕他们,不敢接近这些人。

还有占着三层,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原朝鲜移民,他们被鲸海府强行移民到南洋。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之前很多汉人,都叫他们高丽棒子,两方的关系很差,在移民营地中还打过架。

随着人们努力建设河西村,特别是成了十几对新人。

两方的隔阂,渐渐的消散。

在这个陌生的境界,他们都是河西村人。

吴正在刚开始时还发愁,他怕两方人马势如水火。

两方的转机是林子里,真的冲出来拿着弓箭和大刀的土着部落。

这才让两方人,在共同敌人的刺激下,快速弥合分歧,团结在一起。

砰砰几声枪响,响彻了整个河西村。

吴正听到枪声,他浑身一哆嗦。

再次想到几个月前的那个夜晚。

二十多名土着青壮,直接摸到村落之中。

要不是鲁光明警觉,安排好民兵岗哨,吓跑了这些土着。

他们这一村子人,就全完蛋了。

吴正的女儿吴文儿听到枪声。

她开心的说道:“野猪,大野猪,吃肉肉。”

在她小小的年纪之中,只记得枪声和肉有关。

吴正立刻冲出去,很快赶到村南头。

他就看到鲁光明带着民兵队,用麻绳绑着三名脸上花花绿绿,光着膀子的土着青壮。

土着青壮个头比他们矮小很多,看上去精瘦精瘦的。

那天晚上,土着被枪声吓跑,吴正没有见识过,真正土着的模样。

现在他真的见识到,南洋当地的土着。

吴正看到土着的模样,他立刻露出鄙夷的目光。

怪不得王启云大人,管这些土着叫猴子。

他们的身形,真像一只大马猴。

鲁光明看着被绑住的土着,他冲着吴正呲牙乱叫,把吴正吓的差点摔倒。

他举起枪托,重重拍在这名土着的后脑勺上,把他拍晕。

“村长,我们又没人懂这些土着的语言,根本听不懂他说的话。

养在村子之中,实在是太危险了。

一旦睁开绳索,村子里除了民兵,哪是这些土着青壮的对手。

白养着他们,那也是在浪费粮食。

村长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吴正站直了身体,他听着鲁光明的话。

鲁光明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想要处死这三名土着青壮。

鲁光明是流放南洋的犯人,他不适合做出这个决定。

吴正是县长指派的村长,现在南洋地区官府体制不完善,附近根本没有大理寺对罪犯判刑,可以由村长做决定。

更何况《大华律》管的是大华子民,土着根本不算大华子民,他们不在法律的保护下。

吴正看着土着手上的弓箭和长刀。

他们拿的不是骨箭和石刀,南洋地区的土着,还是有一定的文明水平。

痛下杀手,他总感觉自己下不了这个命令。

也许在今后,经历过磨练,他能下达这种铁血命令。

但现在他只是从一个灾民被提拔为村长,还没有无视生命的能力。

吴正说道:“先把他们关起来,我派人乘船去请示王启云王大人。”

吴正选择了一种,最保守的方法。

所有事情都由上边做决定,他就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张木匠快速向他们跑来,边跑还边大喊道:“牛,牛,好多牛。”

吴正看着张木匠,一脸疑惑的说道:“老张,你娶了一个高丽小媳妇,怎么话还说不利索了。

牛,咱们河西村哪来的牛。

别说是牛了,连骡子都没有一匹。”

张木匠快速大喘气,他捋顺了之后说道:“王启云王大人给我们送来很多牛。

王大人现在正在河边的码头旁,我来通知村里,前往码头接牛。”

吴正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通知擅长养牛的村民,前去码头接牛。

王启云大人给他们送来牛,这解决了村里最急需的事物。

村里现在正发愁,种水田还是种旱田。

旱田准备种一些玉米和香料。

水田当年是种水稻。

吴正在移民营地了解到,南洋这里的水稻,一年能三熟。

有一年三熟的水稻,只要守着村里几亩田,那就再也不会饿死人。

作为常年受到饥饿的农民,村里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想种水稻。

旱田可以用人翻地,只是效率慢一些。

水田要想用人耕田,一年种一次田,都能把人累个半死,一年种三次,那有两条命都不够。

现在王启云大人送来耕牛,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吴正带着村民赶到码头旁,他看到码头旁边有五十头青年水牛。

他让村民控制好水牛,牵到村子里。

这些水牛鼻子上都有牛环,村民都是老农民,牵牛是一把好手。

他们牵着牛环,水牛就跟着村民前往村里。

水牛群被移开,吴正看到站在甲板上的王启云大人。

这艘大船上,还传来哞哞声,有很多水牛在船上。

吴正站在船只下方,鞠躬行礼道:“感谢王大人,为我们河西村送来水牛。”

王启云笑呵呵的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离了牛还怎么耕地,开荒用人耕地,那效率太低。

这些牛都是南洋总督府发放给各个村落,属于官府的财产。

县里的御史,每年都会前往各个村子里,查验水牛的数目。

水牛受伤或死亡,都要有详尽的记录,及时报到县里。”

吴正鞠躬说道:“王大人,卑职一定看护好水牛。

在农村,牛的地位非常高,任何人都不准伤害牛。

我会把这些牛,当做我的亲人照看。”

王启云听到吴正这么说,他非常满意。

大华王朝攻下蒙古,已经不再缺牛。

牛的地位比大明,还要低一些。

至少在法律上,杀牛不用做牢,只需要交一笔罚金。

但在农村,牛的地位丝毫没有降低。

王启云听说在京畿等发达地区,有一种叫蒸汽拖拉机的东西,正在取代牛的地位。

但在南洋地区,牛的地位无法取代。

王启云摆了摆手说道:“我还要给其他村子送牛。

希望我下次再来,能看到满村的稻香。”

吴正看到王启云大人要走,他立刻汇报道:“王大人等一等,我们村子里抓住三名土着青壮。

这些土着青壮,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王启云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的说道:“你们村子有能人,做得非常不错。

南洋地区这些土着,不时就集结起来,消灭我们开荒的村落。

整个南洋地区,已经有三十多个村庄,被土着覆灭。

武弘义总督暴怒,下达了最新的命令。

无论男女老少,土着俘虏价值十两银币,土着青壮人头,价值三两银币。”

吴正张大嘴巴,他惊讶的都说不出来话。

他之前在陕北村子,种一年的小麦,那也攒不下三两银币。

一个土着青壮人头,就价值三两银币。

他很快反应过来,立刻行礼道:“王大人,麻烦您等一等,我回村子里,让他们把土着送过来。”

王启云笑呵呵的说道:“吴村长快去快回,只要把土着首级和俘虏送到船上,我立刻把赏银给你们。”

王启云很高兴,现在土着首级和俘虏,已经是各县知县的政绩。

土着的首级,可以震慑其他土着部落,并调动民兵的积极性。

土着的俘虏也有大用,小孩可以培养,让他们长大后去管理其他土着部落。

女人可以传宗接代,青壮年土着更是稀缺。

听话的土着,他们在南洋地区开垦一些荒田,修桥开矿。

不听话的土着,一刀阉割之后,送到本土开矿修路。

吴正很快返回村子里,他见到鲁光明之后,嘴里不断念叨着:“发财了,我们发财了。”

鲁光明看着吴正,不解的说道:“吴村长胆子这么大,竟然敢变卖南洋总督府发下来的耕牛。”

吴正神情一愣,愤怒的说道:“谁敢卖耕牛,我和他拼命。”

他随后就反应过来,鲁光明有些误会,他详细向鲁光明交代,这些土着青壮的价值。

鲁光明听完之后,看着捆绑在旁边的土着青壮,眼睛都在发亮。

“这些土着青壮,竟然能值这么多钱。

赚大了,我们赚大了。

两名土着俘虏,就能给我们赚回来一头耕牛。

我还打死了四个土着青壮,这也是十二两银币,土着青壮头颅必须要拿回来。”

他们拿着土着头颅,压着土着俘虏,去找王启云大人领赏。

鲁光明看着手中的银币,他激动的说道:“这真能换赏钱,南洋这里,简直是我的福地。”

他回到村中,把换来的赏钱,拿出部分给民兵一发。

河西村所有民兵都嗷嗷叫,他们眼睛都发光。

他们心中的土着,就仿佛是行走的银币。

村长吴正连忙组织人手,搭建了一间大牛棚。

他晚上都睡在牛棚之中,看着这些健壮的大水牛,脸上不断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吴正敲着铜锣,挨家挨户通知。

“分田了,各家各户都出来分田了。”

听到这个消息,河西村所有人,都跑到村南边的田埂处。

在一起生活了几个月,已经懂得一些汉语的朝鲜人。

他们听到分田二字,立刻激动起来。

大华本土的汉人,他们都经过了一次分田。

家乡受灾之后不得不迁徙,再次听到分田,已经不是那么激动。

强制移民的朝鲜人,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自己的土地。

他们被移民到南洋地区,之前对自己的未来很绝望。

他们在营地之中,了解到南洋开荒之后,可以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但他们一直很忐忑,不知道分田,是否真的有自己家一份。

现在听到吴正村长的叫嚷,所有人都激动万分。

吴正看到河西村的村民,除了民兵队的人在外警戒,都来到田埂处等待分田。

他立刻宣布道:“我们河西村第一批开荒的田地数量,就是按照每户十亩地。

所有人都按照这个份额分地。

这些地全是新开荒出来的地,没有良田和劣田之分。

我已经编好了顺序,下面大家来抽签。”

河西村各家各户,开始进行抽签。

很多朝鲜人,看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站在田地旁嚎啕大哭。

吴正看着他们的表现,却没有嘲笑他们。

他当年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表现比这些人还不堪。

吴正蹲在自己家的地头,他用手抓了一把田里的土壤。

“一年三熟,这么富饶的土地,之前都被这里的土着糟蹋了。

现在南洋的土地,归我们汉人所有,南洋一定会变成一座大粮仓。”

吴正看到村民,已经过了分田之后的激动。

他立刻大吼道:“老少爷们们,我们已经商量好要种水田,我准备开闸放水,泡田了。

早一点泡田,我们也能早一点种植水稻。”

吴正拉开水渠的闸门,河水顺着沟渠,流到每一块田地之中。

村里人开始驱使着水牛,不断耕田。

他们河西村,经过几个月的开荒,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终于在密林之中,开荒出来这一片水田。

河西村只是一个缩影,南洋总督府组织移民开荒,先期就在南洋各岛,开荒出五百万亩水田。

南洋地区持续不断的开荒和水稻连年丰收,有效保证大华王朝本土的粮食供应。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画河山答题:从始皇开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