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351冬天

“施观民.....”

魏广德一阵无语,奏疏内容就是弹劾这个叫施观民的人。

从奏疏中,魏广德大致理清了这个人的仕途。

施观民字于我,号龙冈,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民籍,嘉靖四十年辛酉科福建乡试第九十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五十六名,二甲第六十八名进士。

此后户部观政,四十五年十月授户部主事,督崇文门课,隆庆三年七月升员外,四年十一月升任郎中,隆庆五年正月出知常州府,万历三年十月离任,擢广东副使,分守惠州。

说直白点就是惠州兵备道,负责当地明军的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

不过这篇奏疏不是褒奖他工作如何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也不是说他贪墨军饷,侵占屯田,而是弹劾他在常州知府任上败坏朝廷纲纪,以创建龙城书院的名义大肆私敛民财,更是参与书院讲学违反朝廷政策。

而现在施观民在惠州,明知朝廷禁书院、禁讲学,却还是我行我素,联络民间士绅,打算在惠州创建新的书院。

奏疏最后,自然是说这个人道德败坏,为了私敛钱财,打着大振文风的旗号搞钱,还是在朝廷下文禁书院的当口继续做这样的事儿,实在不配为官。

看到魏广德还在看奏疏,在思索,张居正严肃说道:“善贷,隆庆年间,朝廷就曾下旨禁止官员参与讲学,而今,朝廷也下旨禁书院。

这施观民在常州府任上创建书院也还罢了,当时朝廷并未禁止,但他参加书院讲学,就是在明目张胆违反朝廷法度。

如今死性不改,朝廷已经向各省发文禁书院,而他居然还在筹建惠州书院,实在是拿朝廷法度不当一回事儿。

这样的人,该严肃惩处,以慑百官才是。

否则,人人效仿,朝廷纲纪败坏,还如何代天牧民。”

奏疏是广东巡按上奏,魏广德也算看出来了,这就是张居正在官场上立威的目标。

讲真,隆庆五年若施观民真参与常州那个书院的讲学,确实算是违反朝廷纲纪。

高拱那时候已经下文,禁止地方官员参与这样的活动。

当初那会儿,徐阶、张居正等人是很喜欢参加讲学,提升自己在士林中地位的。

而高拱当时就发现了讲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向把整肃吏治放在首位的高拱来说,这种讲学活动无异于就是科举考试的公关,地方官员参与其中,就和书院教授、士子交流过多,很容易影响到他们对试卷的判别。

从施观民在常州、惠州两地都有新建书院的举动看,他这个人是真的喜欢提升当地文风,只不过时机不对,这次撞到张居正枪口上了。

至于弹劾说他其实是借机搜刮民财,魏广德对此是不敢苟同,或者不好确定。

无论他是否借机生财,从朴实的观点来看,建立书院都是对当地文化事业有好处的。

就算有瑕疵,也是功大于过。

魏广德是真的不敢对大明官员的操守有信心,不搜刮民财的,怕除了海瑞也没几个了。

“叔大兄。”

魏广德抬头看过去,小声问道:“以兄之见,是要以此惩戒了?”

张居正微微点头,依旧是板着面孔说道:“朝廷禁止书院,而他顶风作案,难道不该惩戒吗?”

“叔大兄当知道,禁书院之事,民间已经沸反盈天,这时候以此惩治官员,我担心在当地引发风波。

甚至是,整个南方都要出大乱子的。”

魏广德提醒道。

别看朝廷上关于《申旧章》的奏疏只闹了三、五天,可到了地方上,进展其实很慢。

各地布政使司、知府都在想方设法推诿、拖延,到现在要各地报上来书院的情况,以及将书院改社学的摸底,许多地方都迟迟没有落实下来。

也就是北直隶因为守着天子脚下,速度慢不下来,已经报了数量。

按照张居正对北直隶的批复,愿意将书院改社学的,自然朝廷全力支持,以后社学一应费用由官府拨付。

而对于不愿意改社学,依旧想要继续独立办学的书院,则直接拆毁,不准其继续开班讲学。

可以说,张居正通过对北直隶书院的处置,已经向天下做出一个态度,那就是这次是玩儿真的。

别以为张居正手里握着官帽子就能威服天下官员,别忘了嘉靖朝,官员们宁愿被皇帝罢官,挨廷杖也要上杆子惹怒皇帝。

这年头,名声的威力不比权利小多少。

他们就算罢官回乡,有好名声就能让他们像土皇帝一样,地方官府还得让着他们,甚至想要做官了,依旧还有机会起复。

“明知他违反朝廷法度,难道还要放任不成?”

听到魏广德略带威胁的话语,虽然知道这是魏广德为他考虑,不想在民间惹出是非,但张居正早就下定决心整顿学风,否则只需要强调禁止讲学就行了,何必要禁毁书院。

书院不毁,那士林中对他的攻讦就不会停止,就算为此落下口实他也认了,长痛不如短痛。

只要过上几年,社学在全大明建立以后,自然也没人还会想到这茬儿。

他张居正非是不敬先贤,刻意打压私学,只是朝廷要推进社学,惠及大众,书院这种类似精英教育的模式不支持罢了。

魏广德想想,这次答道:“可以惩戒施观民,但不能以此为理由。”

“善贷的意思是.....”

张居正好奇看着他,一脸询问之意。

“让广东上报官员考察,以私创书院为名将施观民考评列为下等,降级使用,改授其他地方。

若是他依旧我行我素,则继续降级调离。”

魏广德小声说道。

降级使用,总比被罢官去职要强吧。

如果施观民性格稍微倔强点,主动致仕,也就免了这场灾祸。

张居正也明白魏广德的意思,给他个教训,只要他还想为官,继续创立书院,那就让他不断调任,没法完成书院的创立。

这样的应对,貌似是比直接惩办他要好些。

不管怎么说,施观民都是进士出身,身后老师、同年一大堆,也是一群人。

这种处理结果,自然是最轻的,也是大家都过得去的一个做法。

张居正何尝不知道墙倒众人推的下场,他也不想把自己完全置身于百官的对立面。

“好,此事我会好好参详善贷的建议。”

张居正捋着胡子小声说道。

虽然说是参详,其实态度上已经软化,应该不会因此就为难施观民了。

魏广德从张居正那里回到自己值房,在门口就对芦布吩咐道:“马上查查施观民,现在是广东惠州副使,还有他创立的常州府那个书院,好像是叫龙城书院的情况。”

“是,老爷。”

看魏广德脸色,芦布知道此事好像不小,急忙答应下来。

魏广德走进值房后,他就忙着去调阅档案去了。

芦布那边动作还是很快,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施观民和龙城书院的情况就已经出现在他的案头。

施观民的情况和弹劾奏疏没多大差别,只是少了巧立名目,以创建书院的名义私敛民财这一项。

龙城书院也是在他任常州知府时,联络当地乡绅出资兴建,而且成绩斐然。

隆庆五年才建立的书院,在万历元年南直隶癸酉科乡试时,常州中举者三十多人。

特别是其中一个叫孙继皋的学子,施观民看好他的文章必能魁天下,而孙继皋果然不负众望,在第二年京城会试、廷试中夺魁,成为万历二年状元郎。

“还和孙继皋有这么段师生关系。”

魏广德轻笑摇头,现在孙继皋不过是翰林修撰,算不得多大的官儿。

担任过修撰的人多了,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进这里,成为主宰大明命运的官员。

当然,头上顶着状元头衔,仕途上也不会有大的麻烦,二品大员不敢保证,三品还是不会有太大阻力,只要不犯大错。

魏广德在值房里查施观民的情况,张居正那边已经下文广东,要上报今年官员考察情况,显然是打算按照魏广德的意见处理施观民。

不过这些和魏广德已经无关,把手里关于甘肃巡抚的文书递给芦布,让他专门送到司礼监那边去,请那边尽快处理。

稍微闲下来,魏广德就想到施观民,再想到何心隐,就觉得有些头疼。

这个人,也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

特么的,魏广德找了不少他的好友给他写信劝告,结果这人回信居然说等他在湖广筹建的书院办起来再走。

对给他洗白的对策,让他回老家担任社学教谕,他也是没有半点想法。

其实让他一个江西解元担任社学教谕,确实有些屈才,可他自己不愿意参加科举,参加会试,怪得了谁?

到现在,他不过只有个举人身份,做官也只能是教谕这个级别。

干得好了,才有机会成为知县。

不过何心隐显然志不在此,并没有做官的想法。

而在魏广德为何心隐头疼的时候,张居正在值房已经给湖广巡抚王之垣去信,要求他立即着手逮捕何心隐。

张居正自认为已经给了机会,几个月时间让魏广德活动,但是这何心隐依旧我行我素,不仅在民间大肆攻讦他这个首辅,贬低他禁书院的政策,实在让他忍无可忍。

魏广德管不了,那就别管了,让他来管。

这次回乡葬父,张居正听到最多就是说这个人,在湖广各地讲学,大肆宣扬他不忠不孝之举,理由就是因为不愿意回乡守制,贪恋权位,不愿意让出首辅宝座。

别的地方说了也就说了,可他是在湖广这么说,就在他的家乡。

张居正的势力,除了本身湖广乡党,还有就是徐阶交给他的那些人,还有就是杨博当初留下的山西一众官员。

当然,这些年,张居正自己也挑选了不少得力之人,也手下许多学生。

不过,因为“夺情”一事,张居正和自己那些门生多少已经有了割裂。

何心隐在湖广那么说他,这是要断他的根儿。

没看到魏广德都对江西士子非常重视,就连一个无心官场的何心隐都这么照拂。

他张居正也一样,这就是他的基本盘,可是何心隐的所作所为,是他完全不接受的。

“刘台可恶,这何心隐更可恨。”

看着写好的书信,张居正嘴里喃喃念道。

他倒没怀疑何心隐是不是受魏广德指使,何心隐的情况他在湖广就打听清楚了。

或许,他根本就不是做官的料,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做法对张居正的危害。

讲学的影响之厉害,其实和后世传销大会一样,蛊惑力非常强大。

何心隐在湖广士子面前讲他的不是,这不是影响几个人,而是一代,甚至是几代湖广士子对他张居正的看法。

他可以容忍一些老乡反对他,但不能接受几代人也反对他。

当初严嵩名声那么臭,江西公然反对他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他张居正因为刘台已经留下恶名,更是被人说成比之严嵩还不如,而何心隐的举动,真要成了那种结果,可不就坐实了他张居正比之严嵩更坏。

这是一向以天下为己任的张居正绝对不能接受的,这也是何心隐最终难逃杀身之祸的根源。

张居正其实在魏广德面前,也是在尽量压制对何心隐的杀心,现在几乎都不想和他说起这个人。

别人都要名声,难道他张居正就不要了吗?

时光匆匆,转眼就进了十月,京城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冬天要来了。

生活在北方的百姓,这个时候也要开始做一件大事儿,这就是准备过冬的煤炭和柴火。

“之前要各县采购的煤可曾备妥?”

魏广德在内阁值房里会见张学颜,他是来报告换帖银征收之事。

之前,张居正禁毁书院由北向南推进,伴随的就是在北方各地建立社学,为此民间对禁书院的反应倒是不大。

北直隶书院大都已经改为社学,不愿改的则直接被拆毁。

社学建立,其经费来源就成了重点,总不能建立社学官府却拿不出钱来操办吧。

换帖银的征收,也在魏广德的推动下加速进行。

为此,张居正倒是没对魏广德插手户部有什么不满,而是让张学颜全力配合。

只是说完换帖银的事儿,魏广德又问起京城煤炭。

好吧,这还是魏广德意外想起后世课本里那篇《卖炭翁》才想到的。

北方的冬天,稍不注意那是要冻死人的。

(本章完)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答题:从始皇开始我是正统我怕谁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