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皇族宗室占有大量田地且不用纳税。全国宗室到底占有多少土地虽然不可考证,但窥一斑可知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举嘉靖、万历时期一些亲王为例。

景王、潞王名下庄田各400多万亩,桂王、惠王、瑞王各300多万亩;吉王名下田地不详,但长沙、善化两地的田地他一人占了四成。

蜀王名下庄田就更多了,成都田地七成归他所有,名副其实的地王。万历三十四年五月,巡按孔贞一向皇帝告状税监时,随便吐槽了蜀王,“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要知道辽东供二十多万将士口粮的军屯田才多少?宣德年间,供应边军口粮的辽东军屯田才227万亩,到了正统年间,随着不断开荒,增加到316万亩。当时辽军士兵的收入虽差,但口粮还是充足的。

到后来,辽东军屯田越来越少,减到50多万亩。“可田之地当有五千余顷,今不为牛种计则来岁为迟”。也就是说,单一个亲王名下田地的产出,就可基本供应辽军口粮。

而且,皇族宗室总的封地面积一直在做加法,越来越多。建国初期,只有49位皇族宗室有封地,“初封亲、郡王,将军四十九位”。

但每一任皇帝都分封自己的众多儿子(继承皇位的除外),这数目就非常可怕了。到万历时期,新的亲王、郡王封地已经不好找了。

万历把第三个儿子朱常洵的封地选在洛阳,封地400万亩。圣旨一下来,巡抚李思孝当场就哭了,自己去哪找这么大的地。

看地方官迟迟无法交地,万历同意李思孝的建议,从豫、两湖、鲁等三地凑400万亩,但三地也征不够朱常洵的封地。最后,地方长官顶着龙威,与万历多番讨价还价,三地凑了200万亩给福王朱常洵做为封地。

这或许是最早的飞地项目吧。一子尚难封,更何况万历在生娃方面又高产,噗呲噗呲搞出18个。宫中每生一个,地方官就心惊胆战一次。

难封不止是李广,还有大夏的皇族宗室。按照这个游戏规则玩下去,到了下下下一任亲王,只能封到月球上去了,变成正月王、腊月王、猴年马月王。皇族宗室的封地越多,国家税源就越少。

第二,不堪重负的皇族宗室俸禄。大夏开国皇帝对子孙的溺爱已近病态。他现定皇族宗室不必工作,全部由国家支付俸禄,而且最恐怖的是皇族宗室爵位实行世袭罔替。

在说世袭罔替之前,先了解以前中原王朝的爵位制度。汉唐皇族和功臣的爵位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而且是降一级继承。

比如说爷爷是王,嫡长子是嗣王,嫡长孙是国公,再往后是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到了后面无爵位可继承,就变成平民了。

刘备说他是中山靖王第18代玄孙,实际上毛爵位都没有,就是一个编织席的手工艺者。到了大宋更狠,除了少数爵位是降级继承,大部分宗室爵位不能世袭。

这些王朝爵位继承制的设计理念就是,不允许后代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再一个原因是吸取了什么七王、八王之乱的教训,有意削弱皇族宗室旁支,免得你们整天惦记着正统之位。

而大夏的世袭罔替制是嫡长子、嫡长孙不降级无限继承亲王、郡王爵位,其他儿子降一级无限继承爵位。恐怖之处就在于不限于嫡长子,且无限继承。

大夏朝皇族宗室男、女各有八种爵位。皇子爵位从高到低分别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皇女爵位从高到低分别是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

“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我们来算一算一位开国亲王,传到十世时的爵位情况。假设每个皇族男子都生了三个男丁。

二世时,1个亲王,2个郡王。

三世时,1个亲王,4个郡王,4个镇国将军。

四世时,1个亲王,6个郡王,8个镇国将军,12个辅国将军。

五世时,1个亲王,8个郡王,12个镇国将军,24个辅国将军,36个奉国将军。

六世时,1个亲王,10个郡王,16个镇国将军,36个辅国将军,72个奉国将军,108个镇国中尉。

七世时,1个亲王,12个郡王,20个镇国将军,48个辅国将军,108个奉国将军,216个镇国中尉,324个辅国中尉。

八世时,1个亲王,14个郡王,24个镇国将军,60个辅国将军,144个奉国将军,324个镇国中尉,648个辅国中尉,972个奉国中尉。

九世时,1个亲王,16个郡王,28个镇国将军,72个辅国将军,180个奉国将军,432个镇国中尉,972个辅国中尉,4860个奉国中尉。

十世时,1个亲王,18个郡王,32个镇国将军,84个辅国将军,216个奉国将军,540个镇国中尉,1296个辅国中尉,个奉国中尉。

从模拟的数据来看,到九世时,最低档的奉国中尉人数开暴涨,越往后数据越大。如果按男子22岁开始生娃来算,十世后,也就是220年后,皇族宗室的人口就相当恐怖。

万历四十年二月,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在奏章中报告了需要国家供养的宗室人数,“万历三十三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踰十四年,又有六十万余位。”

也就是说,仅过了14年,皇族宗室人口已高达60多万,涨了45万。奏章中的玉牒,便是专门记录皇族子孙的家谱。当然,宗人府那帮大爷统计的数据准不准,又是另一会事。

但是,到了万历时期,再不削藩,到后面就更难削了。皇族宗室人口基数已经太大了。

上面按每世生3个男丁计算爵位情况,只是为了说明世袭罔替制度的后患无穷。实际各朝亲王生娃能力参差不齐,有不少亲王因绝嗣而被除封,但也有巨能生的,生娃就像下饺子一样。

如万历初年,太原晋王府中有亲王1位,郡王12位,镇、辅、奉国将军共1085位,镇、辅、奉国中尉2200位,郡、县、主君1511位,削爵为庶人的170名。

开封周王府中亲王1位,郡王46位,镇、辅、奉国将军共1349位,镇、辅、奉国中尉2559位,郡、县、主君1265位,削爵为庶人的15名。

大夏这个世袭罔替制最可怕的是有保底爵位奉国中尉(正五品),奉国中尉生奉国中尉,无限循环。

而且,皇族宗室的俸禄,相对大夏官员俸禄来说,高太多了。要知道,官员们领薪水的前提是要上班的,而宗室们不用上班,爱睡到几点就几点,反正起来也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溜达溜达,到点吃饭就行。

先看大夏朝官员的年薪:正一品1044石,从一品888石,正二品732石,从二品576石,正三品420石,从三品312石,正四品288石,从四品252石,正五品192石,从五品168石,正六品120石,从六品96石,正七品90石,从七品84石,正八品78石,从八品72石,正九品66石,从九品60石。

再看皇族宗室的年薪:亲王石,郡王、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郡主800石,奉国将军、县主600石,镇国中尉、郡君400石,辅国中尉、县君300石,奉国中尉、乡君200石。

大夏国历史上正一品有几个?除了宗人府的宗令、宗正、宗人等大老爷们,就只剩下张居正了。宗人府的长官都是皇族宗室兼任的,只就是唯一非皇族的正一品官员只有张居正。

但张居正工资收入还不如任何一位亲王十岁的孙子。要知道皇孙子十岁开始就开始领1000石的工资,而张居正是干到发须花白才能领到1044石的工资。

大夏知县一般是正七品官。两个知县的年薪加起来才180石,还没有一个十岁的奉国中尉高。这不得不让人沉思,这套宗室俸禄制度的设计理念是什么鬼。按劳分配?按娃分配?

到了嘉靖后期,皇族宗室俸禄已经远远大于国家财政收入。御史林润向朝廷奏报:“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

也就是说,全国应征收粮食1253万石,地方政府支付完宗室俸禄853万石后,只剩400万石上缴太仓。各地供养宗室的费用已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2倍多一点了。

随着宗室俸禄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大臣们纷纷上书指出其对国家财政的巨大消耗。

“臣谓边饷不充患在肢体,宗禄告匮患在腹心。”

“切惟当今国家有二大事所宜及时讲求者:外之边防,内之宗藩是也。”

“王府将军、中尉动以万计,假令复数十年,虽损内府之积贮,竭天下之全税,而奚足以赡乎?”

“将来圣子神孙相传万世,以有限之土地,增无算之禄粮,作何处以善其后?”

第三,供养皇族宗室除了享受国家赐与免税役的庄田,远高官员的俸禄,还有大婚、之国费用,修建府邸等工程,赏赐盐引和各种税收,王府特供及差役。

如潞城的商税赐给了清源王,屯留的商税给了辽山王,黎城的给了平遥王。万历特别喜欢给子女修高档宫殿。在之国前,福王的府邸修了四年多,花费五十多万两。

要知道,在国库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万历在萨尔浒大战前后,拨给辽东的内帑才不到五十万两。一次是杨镐经略时,拨了十万;另一次是熊廷弼经略时,拨三十六万。也许,辽东在万历眼中,说不定还没有宝贝儿子的府邸重要。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亲王都富甲一方,也有穷宗室。个别亲王不受皇帝喜欢,被封到穷乡僻壤,封地又少,子孙又多,自然日子不好过。

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方,随着财政不断恶化,地方政府连军饷都拖欠了,自然也无力支付巨额宗室俸禄。如果户部太仓也没钱,那也只好欠着。

除此之外,皇族宗室还享有特殊的司法权。地方政府有供养宗室的义务,却没有给予治罪的权利。对宗室犯法,地方政府只能上报、移交宗人府处理。

在量刑方面,宗人府对犯罪宗室遵循“虽有大罪,亦不加刑”、“轻则量罪降等,重则黜为庶人,但明赏罚,不加刑责”。

也就是说,除了谋乱等大罪,哪怕是杀人,通常也是贬为庶人。皇族宗室一旦被贬,其子孙后代也没有了爵位,成为特殊的群体——宗室庶人。

再来看下国家财政的变化,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征收米麦是3279万石,而万历六年,全国征收米麦是2660万石。

也就是说,在这185年中,人口不断增长,田地不断增加,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展,而国家财政征收的本色(即米麦)却在减少。

这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被既得利益者截胡了,比如赐与宗室的大量田地是免税的,地方政府要先供宗室俸禄后才上缴国库等等。当然,既得利益者不止是皇族宗室,还有腐败的官僚集团。

总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供养皇族宗室的封地、俸禄等诸多费用,成为国家财政不断减少最大的因素。举全天下之力,养几十万宗室,其意义何在?

这些宗室真的是如开国太祖所愿,过着快活的日子吗?未必!宗室受到了种种限制,比如二王不得相见,不得擅离封地,非奉旨不得进京。更重要的是,宗室无业可就,无事可做。

按照祖训,宗室不能掌握兵权,不能参政议政,不能从事士、农、工、商。虽然在万历时期,允许宗室庶人自谋生计,允许奉国中尉这一级别的宗室参加科考,考上了可以授以闲散无权的职位。

但对绝大部分的宗室而言,他们的人生就是吃饭、睡觉、等死。有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有人活着只是为了吃饭。荒诞的不是宗室,而是背后的宗室制度。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答题:从始皇开始王爷有点懵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