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后郑丽婉的几句话,就很有意思了。当官的人必须对百姓负责,一个育字,却彰显着太多需要顾忌到的方面了。同时,还给了立身之本,就是透露了李承乾这位新君的脾气。对待李承乾要时刻谨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待百姓,必须保持感恩,这份恩具体是什么,自己去领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这几句话,就是郑丽婉送给大家的立身之本,也就是方法。

最后,郑丽婉再一次强调了新朝的目标,还很遥远!换句话说,立功的机会和展现自己的舞台依旧很多,让所有人保持上进心,不要公然摆烂,想着打完江山就可以享受了。而且,‘常在’这两个字,出现了两次,语境都不同。郑丽婉隐晦的表达了对众人目前的不满,有些人如果不及时改正,怕是要从这里消失了。既希望你在,但也会让你不在。

这就是郑丽婉的高明之处,他们俩夫妻都是顶级谜语人!说话不说透,话不说完,点到即止,剩下全凭自己领悟。跟不上节奏,那就基本上要蛋糕了。

李承乾背负双手,遥望天际道:“择日不如撞日,早晚不如此刻。自前朝兴科距今已有数十载,今昔海晏河清、八方民安,也是时候重拾科举大业了。”

下方群臣对此唯有沉默,新皇登基大典,脑子没抽的都不敢在这时候唱反调。要反驳,也得等大典结束后再说,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阻止科举的再兴了。这大典,是皇帝直接越过朝堂向天下宣布的。因此,朝廷必须擦屁股,把这事落实下来,详细怎么落实到时候再说。

这是一套基本的规矩,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没有谁想过要去推翻这套规矩,因为一套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千年的制度,一旦没有了,你想要建立新的一套,也要千年,利弊大小大家都是明白人,自己会算的。

大典结束后,李承乾和郑丽婉来到了甘露殿。老李昨天就开始安排搬家了,给小李一家腾位置。大安宫,就是老李以后的新住处了。甘露殿内,二凤和长孙皇后正坐在一起,研究内库和九寺的安排,要移交给儿子和儿媳了。可以理解为工作交接,这么看待就行了。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二凤指了指一旁的位置:“坐吧。”

长孙皇后看到郑丽婉,就把面前的一沓册子推到她面前:“丽婉,这是九寺、四监、六尚局的备案,母后今日就交给你了。”

郑丽婉翻阅了几下:“这么多?也看不完呐。”

长孙皇后:“以后这个家可就是你来当了,九寺虽说并非全归你管,而六尚局的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二凤转而看向李承乾:“眼下你小子打算做什么?说来听听,朕也能替你把把关。”

李承乾捧起茶杯,沉思片刻:“先内后外。眼下,科举、长安市场产业规划、文武学院的筹备、军方改革、兴盛海运、扩大盐铁产量,都是后续进军塞外和西域必要的。乃至,西蜀、南方造纸业,也需要提携,将来汉化西域少不了这些基础。”

二凤纳闷道:“文武学院和军方改革是何意思?”

李承乾淡然道:“很简单,把退休的老臣子们请去学院负责教导文武,为大唐增加储备人才,将来西域和塞外都少不了人才物资的投入。至于军方改革,儿臣对现下的府兵制度并不满意,扩增常备军施行职业化军队。”

二凤一语中的指出要害:“可你想过没有?这些,可都是需要巨大投入和高额维持费用的。以眼下的大唐国力,想要维持这些政策,怕是不现实。”

郑丽婉淡然道:“依我看,还是需要把长安、咸阳、洛阳的市场产业对接提上日程,实在不行只能扩大经济圈,以长安为中心控制整个经济圈来扩大收益。”

李承乾看向郑丽婉:“那样的话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保守都需要五年左右。”

郑丽婉:“循序渐进、齐头并进就是了,发展经济总要遵循自然规律。哪怕从别人那里抢积累,也需要时间消化并转化为持续的效益。”

李承乾沉默不语,皱着眉头在那里思索。很明显,李承乾嫌弃速度太慢了,李承乾是最缺时间的人,他二十一岁了,历朝历代都可以说他是少年天子,可对于李承乾这个人本身来说,二十一岁真的是步入晚年了。九年后,李承乾三十岁,说不准哪一天李承乾就突然嘎掉了。

郑丽婉继续劝诫道:“本宫倒是有一个想法,但你估计不会乐意。”

李承乾看向郑丽婉,一脸洗耳恭听。

“先把文武学院弄起来,科举的事情先放着。科举这东西,用好了还好说,用不好容易把这些年民间的积累给挥霍一空。咸阳的印刷工坊虽然持续营业,但书籍传播出去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缺少利用书籍的人。天下读书人才多少?能用那些书的人才多少?而且,科举这事情最好的安排是集中在长安眼皮子底下实施,天下十道远方学子赶来也是一桩麻烦事。”

李承乾点头,思索片刻道:“那就按照丽婉你说的先扩大经济圈,再设立文武学院培养人才,逐步推进经济和教育的齐头并进。”

郑丽婉:“对关内道辖区减免赋税,改为春秋纳税,逐步替换掉其余地区的租庸调制,借此机会再增加铸币收入,刺激其余地区的市场。扩大商会成员,着重对南方商贾下手,以此作为保底措施,避免经济过热。”

李承乾:“你的意思是...农业产出和市场挂钩?”

郑丽婉点头:“嗯,土豆已经在我国十道推广开来了,与其让各地土豆积累烂在各地粮仓,不如拿出来作为刺激全国市场经济的支柱货物。何况,咱们华夏大地历朝历代,皆以农业经济为根基不是吗?要论农业底子,咱们华夏大地说第二,谁敢称第一?”

郑丽婉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产量丰盈的土豆,调度起来,作为硬通货流通全国各地,维稳全国平均粮价,而流通期间的商贸就会产生商贸交易,这方面也是巨额且可观的收入。随着市场的活跃以及交易的频繁,产值剧增就需要大量的货币投入市场,伴随市场稳定发展。

古代各地是不流通的,很多百姓一辈子都在自己的老家村落、县城、郡县,根本没有出过门。主要是利于管理,减小统治难度,在需要调度人力的时候,可以简单很多。

李承乾点头:“这样的话,需要增设南北市监总局,十道各自设立市监局负责辖区市场货物监管,才能有效调度其余地区的商品流通,让全国各地市场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

郑丽婉点头:“嗯。而且,朝廷需要一个总把手。这个把手,最好设立在长安为中心的经济圈内。”

李承乾恍然大悟:“加强全国经济监管。嗯...市产监吧,设立在长安西市,平日里负责长安经济圈的监管,同时负责总管南北市监总局,逐层下放。”

郑丽婉:“这样的话,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市产监刚好五监了。”

唐朝初期是没有军器监的,所以常说的九寺五监少了一个军器监。唐武德初年有武器监,后屡废置,开元三年(715)置军器监。郑丽婉当初兼任的火器监,隶属于火器司,直接挂名在北衙下辖,不在三省六部一台治下。

李承乾:“盐铁的事情,也要拉起来,不能只指望一个土豆市场。军方改革,才是重中之重。”

郑丽婉询问道:“你打算设立多少?”

“嗯...八方镇国军二十四万、设立军区制度,还有羽林卫,待到将来再做考虑。毕竟,如今还有破阵军和御骑军的存在,也要多少顾忌一下。”

二凤直接听麻了啊!好家伙,一开口就是二十四万常备军!放在唐朝以前,谁敢这么想?不过也是,如今大唐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塞外输血和土豆问世,农业产出近些年直接呈现直线飙升,要说养不起也的确小看如今的大唐了。配合着刚才郑丽婉说的以土豆为基础展开农业商贸,让各地农业土豆流通起来,倒也相得益彰。

东宫五军如今的编制就是五个军团,下辖三十个千人旅。换言之,一个镇国集团军,就是一个东宫五军的编制。按照如今五军的维持费用,一月就是四万贯,战时更夸张,加上是边塞驻军,那么维持费用起码都是四万以上。八个?三十五万估计都不够,战时飙升到四十万都很有可能!当然,以上都是假想情况,镇国军不会调动作战的,都是守卫大唐边境线。

从维持费用来看或许不多,但要打造这么一支庞大的常备军,投入开销才是最吓人的。五军差不多百万投入,八个五军就是八百多万贯的投入。你说,大唐如今吃得消吗?明显吃不消的。乃至,还有羽林卫和破阵军的存在,供中央调度作战。所以,军方改革算下来,没有个千万贯投入,根本办不成。而大唐武德和贞观至今还没有千万储备的国库记录呢。

郑丽婉拿过纸笔:“那就先梳理一下,文武学院、市产监和南北市监总局以及下辖各道市监局、农业经济、长安经济圈、改革税收制度、铸币税几项事务。市产监和长安经济圈那里,先交给恪弟来办,文武学院的事情先在关内道试点,招收学员的制度这一块本宫稍后拿出一个章程,你再和三省议论一下,落实下去。”

李承乾点头:“眼下,只能这么办了。愔弟哪里也要找个事情给他做,让他也积累一下政绩和资历。”

郑丽婉:“也送到市产监吧,有恪弟监督他也能收敛一些性子。”

李承乾点头:“嗯,那就这么安排吧。”

郑丽婉随即询问道:“咸阳那里,也该调整一下了。”

李承乾点头:“你不说,我还真忘了。嗯,稍后孤思索一下,给他们也安排一些对口的事情。”

郑丽婉:“贾宝志呢?”

李承乾:“火器司。”

“嗯,可以。五军方面呢?”

“暂时作为北衙禁军。”

“嗯...果然,还是要有基础才能有余力做事。五军方面呢,也该嘉奖一下他们这么多年的苦劳了。给他们全体放假一月,津贴一贯,由本宫这里出。”

李承乾点头:“这些你做打算吧,你比孤心细。”

郑丽婉转而道:“本宫的意思是把军备工坊继续留在咸阳,你以为呢?”

“嗯,长远来看也是好事,将来试着把咸阳并入长安,设立新的区县。洛阳哪里也不切实际,隔着几道关隘,就作为陪都来用吧。”

之所以继续把军备工坊留给咸阳,是为了维稳咸阳的齐全产业链,保证当地近百万人口的工作。不给洛阳,那是为了减小不稳定因素,一个咸阳就可以死死的盯着它。再来一个洛阳,左右夹击,你就能明白二凤当初的内心想法了。俩兄弟把着长安左右的咸阳和洛阳,你就说换你你能不迷糊吗?

二凤和长孙皇后,全程没有开口。因为,他们听不懂!而且这也没啥丢人的,年轻一代有了进步,他们已经在过去进步一次了,退休了还进步什么?安安心心享受剩下的美好时光就行了。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江山名士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惑世歹妃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我的军火商人生涯在下九千岁凤倾妆贞观天子种田之天命福女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药满田园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江山名士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惑世歹妃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我的军火商人生涯在下九千岁凤倾妆贞观天子种田之天命福女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药满田园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三国S2逆天重来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绝世小书儒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鬼明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千羽谱:夜医三国:和貂蝉喝酒回到大汉打天下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穿越三国之与妻行兴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逆境富豪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镇西王:天下霸业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始更穿越成了李自成亲弟弟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南明义军大魏之曹氏虎狼九州恃风雷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明朝最真实科举再造河山,从被女侠绑架开始三叉星玉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我爹是奸臣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霸业天子唯有华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大宋第一奸臣重回三国当霸主我不是文官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崇祯是我老丈人!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