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诗说:纣王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桀时。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须知世运逢真主,却笑贪淫有阿痴。今日还归民社去,从来天意岂容私!
众诸侯进入九间殿后,只见丹墀下聚集了各种大小将领、头目等人,他们站得笔直,左右两边簇拥着众人,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子牙下令:“先让军士们去扑灭宫中的火焰。”武王对子牙说:“纣王非常残暴,虐待生灵,而六宫就在他身边,宫女和宦官们受到的伤害更是悲惨。现在士兵们在救火,难免会波及到无辜的人。相父你要首先严格禁止,不要让他们再受到陷害。”姜子牙听后,急忙下令:“凡是军士等人只许救火,不得肆意暴虐,敢有违令擅自取六宫中一物,妄杀一人的,斩首示众,决不姑息!你们应该都知道。”只见众宫人、宦官、侍卫、军官齐声高呼万岁。武王在九间殿停留,与众诸侯一起观看军士救火。武王猛然抬头,看见大殿东边有二十根黄邓邓的大铜柱排列在旁边,武王问道:“这些铜柱是什么东西?”子牙回答道:“这些铜柱是纣王用来制造炮烙之刑的。”武王说:“善哉!不只是被施以炮烙之刑的人很惨,今天我看到了,也觉得心胆俱裂。纣天子可以说是残忍至极!”子牙带着武王来到后宫,走到摘星楼下,看见一个虫盆里面蛇和蝎子在上下翻腾,白骨散落一地,骷骨乱滚;又看见一个酒池,里面阴风凛冽,肉块散落在地上,露水凄凉。武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子牙回答说:“这是纣王制造的虿盆,用来杀害宫女们;左右两边就是肉林和酒池。”武王悲伤地说:“多么可悲啊!纣天子为何如此没有仁心!”他感到非常难过,于是作了一首诗来记述这件事,诗中写道:“成汤祝网德声扬,放桀南巢正大纲。六百年来风气薄,谁知惨恶丧疆场!”又伤感炮烙之刑的残忍,作诗以记述此事,诗文说:“苦陷忠良性独偏,肆行炮烙悦婵娟。遗魄常傍黄金柱,楼下焚烧业报牵。”
据说,武王来到摘星楼,看到火势仍未完全熄灭,烟雾还在升腾,楼上楼下都被烧得一片狼藉,也有无辜的宫女在这场灾难中遇难,还有残留的尸骸,气味难闻。武王更加心痛,急忙吩咐军士:“赶紧将这些尸骸搬出去埋葬,不要让它们继续暴露在外面。”武王问姜子牙:“不知道纣王的尸骨被烧毁后放在哪里了?我们要另外找出来,以礼节进行安葬,不能让他的尸骨暴露在天地之间。我们作为人臣的,心里怎么会安心呢!”姜子牙回答说:“纣王无道,人神共愤,今天自己焚烧,实在是上天的报应。现在大王以礼安葬他,实在是大王的仁慈啊。”姜子牙吩咐军士:“检查遗骸,不要使它们混杂;必须寻找纣王的骸骨,准备衣服衾被棺椁,以天子的礼节安葬他。”后人有诗叹成汤王业如此而尽:”天丧成汤业,敌兵尽倒戈。积山尸遍野,漂杵血流河。尽去烦苛法,方兴时雨歌。太平今日定,衽席乐天和。“话说子牙命令军士去寻找纣王的尸骨,以礼节性地安葬,这件事并没有被公开。
就说众诸侯和武王一起往鹿台而来。上了鹿台时,见鹿台高耸入云,飞檐翘角,亭台层叠,殿宇巍峨,雕花栏杆和玉石装饰,梁栋镶嵌着黄金和宝石;又只见明珠异宝,珊瑚玉树,镶嵌成琼宫瑶室,堆砌成绣阁兰房,不时放出万道霞光,瞬间呈现千条瑞彩,真所谓眼花缭乱,心神荡漾。武王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纣王这么奢侈浪费,把全国的财宝都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怎么可能不自取灭亡呢!”子牙说:“从古到今,没有不是因为奢侈而灭亡的。所以圣明的君王再三告诫人们,要懂得珍惜德行,而不是追求珠宝和玉石。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武王说:“现在纣王已经被消灭了,全天下的诸侯和老百姓都受过他的剥削和虐待,受尽了征收税款的烦恼,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法安享宁静。不如把鹿台聚积的财物分给诸侯和百姓,把积攒的稻粟分给饥民,让全国人民过上一天安康幸福的生活。”子牙说:“大王您说的话真是造福于社稷和百姓的福音啊!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于是武王下令让手下去发放财物和粮食,具体的细节就不再详述了。只见后宫抓到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子牙下令:“推上来。”众诸侯都咬牙切齿。
不久,众将把武庚推到了殿前,武庚跪了下来。众诸侯一齐说道:“殷朝受尽天下人的厌恶和天神的愤怒,罪行已经到了顶点。今天应该斩首以正其罪,以释放天地之间的怒气。”子牙说:“众诸侯的话说得对。”武王急忙制止说:“不行!纣王肆意行事,不守道义,都是那些小人和妖妇迷惑了他的心,跟武庚有什么关系?而且纣王炮烙大臣,即使是像比干、微子这样的贤人,都不能挽救国君,更何况武庚还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呢?如今纣王已经灭亡,跟他又有什么仇?而且‘罪人不孥’,本来就是上天好生之德的体现,我愿意与众位大王共同遵守,千万不能枉行杀戮。等新君继位,封他以茅土之爵,以保存商的祭祀,这正是报答商的先王的最好方式。”东伯侯姜文焕走出来说:“大元帅啊,现在大事已经定了,应该立新的君主来安抚全天下的诸侯和百姓的心。而且天地间是不能没有主的,国家也不能没有君主。天命有道,应该属于至仁的人。现在武王的仁德已经传遍四海,天下人都归心于他,应该正式登上天位,来安抚全国人民的心。而且我们众诸侯曾经联合起来,协助武王攻打纣王,正是为了今天的这个大事。希望大元帅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不能拖延,否则就会让大家失望。”
众诸侯一齐说道:“姜侯讲得有道理,正是我们所有人的想法。”子牙还没有发表意见,武王感到惶恐不安,谦虚地说:“我这个人德行不够,名声也不够响亮,只是一直勤勤恳恳地努力着,想要继承先王的遗业。怎么敢妄想登上大位呢?而且天位非常艰难,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坐稳这个位置。我请求各位贤侯共同选择一位有德行的人来继位,不要让这个职位受到污辱,也不要让全天下的人都感到羞耻。我和我的相父会早日回到故乡,做好臣子的本分就可以了。”旁边有一位东伯侯大声说道:“大王您的话错了!天下最伟大的德行,谁能比得上大王呢!现在天下已经归顺周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黎民百姓用箪食壶浆来欢迎大王的军队,这是因为大王能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且,天下的诸侯们纷纷跟随大王,一起讨伐无道的人,他们对大王的爱戴之心,也是有原因的。大王何必要推辞呢?希望大王能够顺从大家的意见,不要让大家失望。”武王说:“我有什么德行,贤明的诸侯不要固执地坚持这个决定。我们还应该去咨询更多的人,以便让天下人心悦诚服。”东伯侯姜文焕说:“从前帝尧以至高无上的德行感动了上天,得以继承皇位;后来他的儿子丹朱不才,帝尧寻求贤人而退位,群臣推举了舜。舜凭借重华的德行,继承了尧的天下。后来帝舜的儿子商均也不才,舜于是把天下传给了禹。禹生启聪明贤能,能够继承夏朝的使命,所以夏朝传承了十七代。直到桀无道而失去了夏朝的统治,成汤以至高无上的德行将桀流放到南巢,推翻了夏朝并取得了天下。传承了二十六代至纣王,纣王极为残暴,罪恶满盈。大王您以至高无上的德行与各位诸侯共同执行天的惩罚,现在国家大事已经安定,能够继承皇位,除了您之外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大王又何必再谦虚退让呢?”武王说:“我怎么敢跟禹、汤那样的贤哲相提并论呢?”姜文焕说:“大王没有用武力来维护天下,而是以仁义之道来教育和引导全天下百姓,使得三分之二的天下都归于大王。所以凤凰长鸣在岐山上,万民都能够开心地工作。这是天人相应的道理,不容置疑。大王的政治和德行,跟禹、汤这两位君主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啊!” 武王说:“姜侯素有才德,是应该成为天下之主的人。”
突然听到两侧的众诸侯齐声上前大呼:“天下人心已经归于大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大王为什么还要苦苦拒绝呢?这是违背了所有人的心意啊!而且我们曾经在这里会盟,不是为了一时一刻的功劳,而是想要立大王,再次迎来太平盛世的日子。如果现在大王不肯接受这个职位,那么全天下的诸侯就会分崩离析,自此之后就会陷入乱局,这样一来天下就再也没有太平的日子了。”子牙上前急忙阻止他们,说:“各位贤侯不必如此,我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说法。”正是:子牙一计成王业,致使诸侯拜圣君。
当时众多诸侯在九间殿,见到武王坚持谦让不肯接受大位,纷纷争论不一。这时子牙走上前,对武王说:“当时纣王祸乱天下,大王带领诸侯清除了他的罪孽,全天下都高兴地归附于周朝。大王应该正式继位,号令天下。而且当年凤凰长鸣在岐山上,祥瑞出现在周朝的土地上,这是上天赐予的征兆,不是偶然的。现在天下人心都归附于周朝,这正是天命所在,我们不能错失良机。如果大王今天固执谦让不肯接受大位,恐怕会让诸侯心生冷落,各自回国,导致天下分崩离析,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日子就会变得混乱不堪,这并不是大王所期望的。这样一来,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不是因为爱他们,而是会害了他们。希望大王考虑清楚!”武王说:“大家的好意我是感受到了,但是我个人的德行不够高尚,没有胜任这样的重任,恐怕会丢失先王的脸面。”东伯侯姜文焕说:“大王不必谦逊,元帅自有自己的主意。”然后对子牙说:“请元帅快点行动,不能拖延,恐怕会让人心散乱。”子牙赶紧传令:“命令画出图纸建造一座高台,写一篇祝文祭告天地和社稷神灵,等到后来有伟大的贤人出现,大王再让位也不晚。”各位诸侯已经知道子牙的意图,纷纷答应。旁边有周公旦自动请缨去建造高台。后来的人写了一首诗来赞美这件事,诗句是:“朝歌城内筑禅台,万姓欢呼动八垓。沴气已随余焰尽,和风方向太阳来。岐山鸣凤缠祯瑞,殿陛赓歌进寿杯。四海雍熙从此盛,周家泰运又重开。”
据说周公旦画了一个图样,在天地坛前建造了一座台。这座台高三层,按照三才之象设计,分成了八卦的形状。在坛中央设置了\\\"皇天后土之位\\\",旁边树立了\\\"山川社稷之神\\\"的神位,左右有\\\"十二元神\\\"的旗帜,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排列在地上;前后有\\\"十干\\\"的旗帜,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树立在本位;坛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天太昊,夏天炎帝,秋天少昊,冬天颛顼;中间有黄帝轩辕;坛上罗列了笾、豆、簠、簋、金爵、玉斝等祭器,祭前将生蒭、炙脯摆设在几席上,鲜、酱、鱼、肉摆设在案桌上,无不齐备。只见香火烧得宝鼎散发出一股清香,鲜花插在金瓶中,子牙才请武王登上坛。武王多次谦让之后,最终登上了坛台。八百个诸侯站在两侧,周公旦高举祝文,站在台上开始朗读。祝文的内容如下:“在大周元年壬辰,越甲子昧爽三日,西伯侯西岐武姬勇敢地向皇天后土神明诉说道:呜呼,天降福于民,天降祥于周。殷王受不了上天的惩罚,自断了命运。我这个臣子承袭祖宗的仁德,延续列圣的美德,怎么敢有越过自己的志向呢?我恭敬地接受天的命运,底下的商朝罪恶,在周朝得到了大力的纠正。而你们这些神灵,成就了伟大的功绩,实现了天命。我这个小人物日夜感到敬畏,担心辜负前辈的功绩,一心一意地致力于修养。但是无奈各位诸侯、军队、百姓、老人等等,多次恳求,众志成城难以违抗。于是,我们从群众的意见出发,考虑旧典,选定吉日,向天、地、宗庙、社稷以及我们的祖先告知,接受册册、宝物,即位为大王。我们感受到了内外的和平和谐,天人一致的象征,庆祝的日子日月照耀,接受了皇天永恒的命运。我们希望大家长长久久地享受幸福,永远不会被替代,安慰人民的心情,将这个伟大的事业传承下去。请神灵照耀我们,我们向你们致敬。”
周公旦读完祝文后,将祝文焚烧,祭告天地完毕,只见香烟弥漫在空中,吉祥的雾气弥漫在地面上。那一天,天空晴朗,气息清新,和风喜云,真是昌盛的时期,顺应天命,太平景象,自然与以往不同。朝歌的百姓挤拥在一起,遍地欢呼。
武王接受了册书和宝玺,登基成为天子,面朝南端坐。乐曲演奏了三遍,众诸侯双手高举笏板,高呼万岁。拜贺完毕,武王传旨,大赦天下。众人簇拥武王走下坛,来到殿廷,重新拜贺完毕,武王传旨,命令摆设九龙装饰的宴席,大宴八百诸侯,君臣同乐。大家喝了好几巡酒,都很高兴,但时间已经深夜了,百官觉得已经足够了,于是各自向武王辞别,感谢武王的宴请,然后散去。后人读历史,看到周武王穿着战衣就能统一天下,君臣之间和睦欢乐,便作诗来赞美他。诗中写道:“坛下香风绕圣王,军民嵩祝舞霓裳。江山依旧承柴望,社稷重新乐裸将。金阙晓临仙掌动,玉阶时听佩环忙。熙熙皞皞清明世,万姓讴歌庆未央。”
第二天,周武王上早朝,众诸侯向他朝贺完毕后,武王对姜子牙说:“殷纣因为大兴土木、滥用财力,导致天下大乱,荒淫无度地失去了政权,所以才导致了失败。我承蒙众诸侯拥立为国君,现在我想把鹿台的财物分发给天下的诸侯,并颁赐各夷王服饰和往来的费用。爵位的等级限定在五等,分封土地限定在三等,建立官职以选贤举能为准则,安排百姓的教育、饮食、丧葬和祭祀等五件事。要注重诚信、明确道义,崇尚德行、报答功劳。命令诸侯各自带领人马回国,以保卫和管理自己的领土。”武王还下令将摘星楼殿阁全部拆毁,把鹿台的财物分给天下,发放巨桥的粮食,释放箕子的囚犯,封赏比干的后代,以及商容的家族,释放宫中囚犯,赏赐天下百姓,让万民欢欣鼓舞。这一系列的措施让人民都非常满意,称赞武王的英明和仁慈。于是,武王放弃武力,重视文化,回到华山阳面修养自己,放牛于桃林野外,向天下展示他的谦虚和大度。这一举动让天下人更加尊重他的品德和思想。在朝歌,武王统治了十个月,百姓们过着安乐的生活。祥瑞之物频现,草木茂盛,凤凰飞翔,甘泉涌流,甘露降临,星辰闪耀,气象万千,景象繁荣昌盛,真是太平盛世。有诗为证:“八十公公杖策行,相逢欣笑话生平。眼中不识干戈事,耳内稀闻战鼓声。每见麒鳞鸾凤现,时听丝竹管弦鸣。于今世上称宁宇,不似当年枕席惊。”
武王即位为天子后,得到了天人的祝福,人民安居乐业,天降祥瑞,百姓无不欢喜。所有天下的诸侯都向武王告别,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去了。子牙进入内庭拜见武王,武王问道:“相父有什么奏章?”子牙奏道:“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我谨启奏陛下,请求任命官员镇守朝歌。”武王说:“都听从相父的安排。那么派哪个官员去呢?”子牙回答:“如今武庚,陛下已经决定不杀他,让他守住自己的领土,保存商朝的祭祀,必定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去监督才行。”武王说:“等到明天上朝再商议此事。”子牙退朝,回到了相府。直到第二天早上,武王上早朝,众臣拜见完毕,武王说:“朕现在封武庚世代守住自己的领土,以便保存商朝的祭祀,一定要派一个人去监督国家事务;那么该用哪个人才合适呢?”武王问完后,众臣一起讨论:“必须是亲王才行。”于是决定让管叔鲜、蔡叔度两位亲王去监督国家事务。武王同意了,并立刻命令两位叔父守卫朝歌。武王吩咐:“明天我们要回国了。”只见武王圣旨一下,朝歌的军队、百姓和年长者们都商量着如何阻挡圣驾回国。这里就不多说了。话说第二天,武王命令二叔监国,大贺随从一起出发。只见那些百姓,扶老携幼,在道路上阻挡圣驾,大声喊道:“陛下把我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如今您一旦回国,我们就像失去了父母一样。希望陛下能一视同仁,留在这里,我们百姓将不胜感激。”武王看到百姓们挽留,安慰他们说:“现在我已经命令两位亲王来监督朝歌,他们会像我一样保护你们,不会让你们失去家园的。只要你们遵守法律,自然就会有安定的生活。何必非要我留在这里才能安心呢?”百姓们听到武王的话,虽然依然惋惜,但也明白了武王的用意,离别时不禁痛哭流涕,声震天地。武王也觉得很难过,对两位亲王管叔鲜和蔡叔度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你们不能轻易虐待百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意见,虐待百姓,我会按照国法惩治你们,即使你们是我的亲人也不能例外。希望你们共同努力!”两位亲王接受了武王的命令。武王当日出发前往西岐,百姓们哭着送行,一直送到一程远,而后返回朝歌。具体情况不详。
武王离开朝歌后,经过多日的行程,来到了孟津。他想起以前渡过孟津的场景,当时白色的鱼儿跃出水面,士兵们战斗着,很是混乱。现在的孟津景象又是一番不同的光景,让他不禁感慨万分。有后人曾经为此写了一首诗:“驾返西岐龙入海,与民欢忭乐尧年。归牛桃圃开新运,牧马华山洗旧膻。箕子囚中先解释,比干墓上有封笺。孟津昔日曾流血,无怪周王念往贤。”
武王和子牙一起渡过黄河,经过渑池,穿过五关,一路前行。子牙忽然想起一些曾经跟随自己征战但已经阵亡的将官,感到十分伤痛。后来他们来到了金鸡岭,经过首阳山的时候,军队继续前进。只见队伍正在前行,前面有两个道士挡住了去路,对旗门官说:“请姜元帅出来回答话。”身边的人报告到了中军帐,姜子牙赶紧出来观看,原来是伯夷和叔齐。姜子牙赶紧躬身问道:“二位贤侯有何指教?”伯夷说:“姜元帅今日回兵,纣王被赶到了哪里?”子牙回答道:“纣王残暴无道,天下人都弃之不顾。我们的军队穿过五关,只见天下的各个诸侯已经在孟津聚集。到了甲子日,他们率领大军如林般出现,但是无法抵挡住我们的攻势。他们开始前进,但是却反而向自己后方发动攻击,最终被我们打败,到处都是流血和尸体。纣王最后自焚而亡,天下终于大定。我们的主君武王分赃鹿台之财,发放巨桥之粟,封赏比干之基,重建商容之闾,所有的诸侯都非常高兴,尊重武王为天子。现在的天下已经不再是纣王的天下了。”姜子牙唱完之后,只见伯夷、叔齐仰面痛哭,大喊道:“悲哀啊!悲哀啊!用暴政代替暴政,我们的心意又何在呢!”说完之后,他拂袖而去,径直走进了首阳山,创作了《采薇》这首诗。他在山中七天没有吃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后来的人用诗歌来纪念他,诗中说:“昔阻周兵在首阳,忠心一点为成汤。三分已去犹啼血,万死无词立大纲。水土不知新世界,江山还念旧君王。可怜耻食甘名节,万古常存日月光。”
\\\"话说姜子牙率领军队经过首阳山,到达燕山,一路上,周朝百姓箪食壶浆欢迎武王。有一天,军队到达西岐山,突然有大夫散宜生、黄滚前来迎接,率领众官员在路边拜伏。武王在车中看到众位弟弟和黄滚老将军,以及黄滚的孙子黄天爵。武王说:“我东征五年,如今看到你们,不觉得满心凄凉、忧愁满怀。”散宜生上前向他启禀:“陛下今天终于登上了大位,天下太平,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我们能够再次见到您,就像龙和虎相逢一样,再度庆祝这个喜事,您和万姓一起享受太平的幸福,怎么可能感到忧愁呢?”武王回答道:“我之所以要会见各个诸侯一起讨伐纣王,东进五关,一路上损失了很多忠良之士,他们未能共享太平的幸福就已经归于泉下了。今天看到你们,无论老少,存亡,都让我感受到今昔之差,让我感到非常沉重,所以我郁郁寡欢。”散宜生说:“以臣子的死来报答君主的恩德,以儿子的死来报答父母的恩德,都是为了回报君父的洪恩,使自己的美名留在史册上,这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陛下已经给这些臣子的子孙封了爵禄,让他们世代享受国家的恩惠,这就是对他们的报答。陛下又何必为此而不快乐呢?”武王和众臣一起骑马前行。从西岐山到岐州的路程只有七十里,一路上,成千上万的百姓争相观看,没有一个人不高兴。武王骑着銮驾,被众人簇拥着来到了西岐城,笙簧声嘹亮,香气四溢。武王下了车,走进内庭,向太姜问候,向太姙膜拜,与太姬见面。他们设宴在显庆殿上,欢聚一堂,文武百官都到齐了。正是:太平天子排佳宴,龙虎风云聚会时。
武王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大家欢聚一堂,畅饮畅谈,最后都喝得醉醺醺的,纷纷散去。\\\"
\\\"第二天早上,文武百官都来朝参见,礼仪结束后,武王说:“有人要上奏章向我呈报,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你们就可以早些回去了。”子牙向武王禀报说:“我奉天命征讨,灭掉了纣王,建立了周朝,陛下的大事已经定了。但是现在还有许多历年来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仙人,还没有受到封赠。我即将向陛下辞行,前往昆仑山,去见掌教师尊,请求陛下赐予玉牒和金符,封赠这些将士和仙人,让他们各得其所,不至于感到失落和无助。”武王说:“相父的话非常对。”话还没说完,午门官进来禀报:“外面有商臣飞廉、恶来在午门等候陛下的旨意。”武王问子牙:“如今商臣来到这里见我,他想要做什么?”子牙奏道:“飞廉、恶来是纣王的佞臣。在以前破纣的时候,这两个人躲藏起来了。现在看到天下太平,他们来到这里想要花言巧语地簧惑陛下,希望能得到爵禄。这种奸佞之人,怎能容许他们一天在天地间存在呢?不过,老臣我有一个用法处置他们的地方,陛下可以将他们宣入殿廷,等待老臣吩咐他们,自然有道理处理。”武王听从了子牙的建议,命令:“宣入殿前来。”左右将飞廉、恶来两位臣子引到丹墀,拜舞完毕,他们口称:“亡国臣飞廉、恶来愿陛下万岁!”武王问道:“二位臣子到这里来,有什么愿望?”飞廉回答:“纣王不听忠言,沉湎于酒色,最终导致国家覆亡。我听闻大王仁德广泛,天下人心归附,真有如尧舜之功。所以我不惜千里迢迢,前来拜见陛下,愿意为您效劳。如果陛下收录我,让我成为左右护卫您的人,那就是我的荣幸。我这里有玉符和金册,谨献给您,请您收下。”子牙说:“这两位大夫在纣王那里都曾尽忠职守,可惜纣王没有理解,结果导致了失败和覆灭。现在既然归附了周朝,就是弃暗投明,我建议陛下应当重用这两位大夫,正所谓舍弃粗糙的石头而使用精美的玉石。”武王听了子牙的建议,封飞廉和恶来为中大夫。两人非常感激,谢过了武王。后来的人用诗歌来感叹这件事情,诗句是:“贪望高官特地来,金符玉册献金阶。子牙早定防奸计,难免封神剑下灾。”
话说武王封了飞廉、恶来这两个人,子牙离开朝廷,回到相府,具体情况就不再赘述了。\\\"
据说当年马氏曾经嘲笑子牙不能成就大事,结果抛弃了他而选择了其他人。但是直至今日,武王继位,天下归附周朝,宇宙太平,即使是在茅草屋、深山野谷,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都知道武王平定商纣的功绩,都是归功于相父姜子牙。如今天下统一,华夷一家,姜子牙既是将领又是宰相,享有无尽的荣华富贵,权力仅次于君主,地位高于群臣,这种情况古今少有,天下的人们都赞叹不已:“当年姜子牙困苦贫穷,在磻溪隐居,身体已经像渔樵一样苍老;然而他坚持在八十岁那年被文王聘请回国,如今却创造出了这么伟大的业绩。”现在的人们一天天地讲,明天还要继续讲,这样讲下去,连马氏的耳朵里也会传达这个消息。而此时马氏已经跟随着一个乡村田户之人。有一天,马氏听到隔壁的一个老婆子对她说:“你曾经嫁给的那个姜某,现在已经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话语长短不一,但是说了一遍之后,马氏的脸涨得通红,满腔热血沸腾,一言不发。那老婆子又催促了她几句,说道:“当年还是你错了,如果当时跟着姜某,现在也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哪像在这里苦守穷日子。这都是你命里没福气啊!”马氏心里越发像油煎火燎一般,后悔莫及,越发愤怒和烦恼。
当时,马氏跟那个老婆子辞别之后回到家里,坐在屋里,越想越生气:“当初我怎么会看不上姜子牙呢?这双眼睛,还长在我的脸上!”她自己心想:“就算我活到一百岁,也只是这样的生活罢了。天下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大贵人错过了,还有什么好得到的呢!”他又想到:“刚才那个老婆子说我没有福气,不觉得羞愧难当,还有什么脸面站在人世间!不如自己去寻死算了!”于是大哭了一番。他心里又想:“恐怕不是他。如果我听错了,天下也有同名同姓的人,那样岂不是白白送死了?”他自己又自我解嘲地叹道:“且等到晚上,等我的丈夫回家,问他清楚,也不会太晚。”那天天晚,只见那个农夫张三老从城里卖菜回来,马氏迎接他,准备了晚饭与丈夫吃了,然后问道:“现在姜子牙,听说他出将入相,百般富贵,真的如此吗?”张三老听后,连忙陪着笑脸回答:“贤妻不问,我也不好说,果然是真的。前些日子姜丞相在朝歌,那种威严和气派!天下诸侯都听从他的命令。我当时想跟你商量去见他一面,也能求得一点点富贵。我只是担心他的地位太高,怕惹出什么事来,所以一直没敢提。现在你问起,我只能告诉你了。不过现在晚了,姜丞相已经回国很久了,只是当初他在这里过得挺好。”马氏听后,沉默了半天没有说话。张三老担心马氏不高兴,又安慰了她一番。马氏假意劝丈夫去睡觉了,自己则收拾好了一切,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接着,她哭了几声,然后在屋梁上自缢而死。她的灵魂飘向封神台去了。等到张三老发觉时,已经是天亮了。他发现妻子已经去世了,只好买了棺木埋葬她。至于后续情况就不再赘述了。后来的人用诗歌来感叹这件事情:“痴死尚望享荣华,应悔当时一念差。三复垂思无计策,悬梁虽死愧黄沙。”
话说第二天,子牙入朝拜见武王,奏道:“昔日老臣奉师命下山,帮助陛下拯救百姓、讨伐罪恶,原本是顺应天命而兴起的。无论是凡人还是仙人,都遭遇了杀劫,先前已经在封神台上设立了‘封神榜’。现在大事已经平定,人和仙人的魂魄没有依靠,老臣特别向陛下启奏,请求准许我前往昆仑山拜见师尊,请求颁发玉符、金册,来封众神,早日安顿他们的位置,希望陛下允许老臣这样做。”武王回答:“相父您多年来为国家付出了很多,应该享受太平盛世的福分。但是这件事情也是必须完成的,相父应该尽快去执行,不要让神灵久留于人间,让朕非常期待地等待相父尽快回来。”姜子牙回答说:“臣岂敢有愧于圣恩,而去享受林间游玩的乐趣!”姜子牙匆忙向武王请辞后,回到自己的府邸,沐浴之后,驾驭土遁之术前往昆仑山。不知道后来的事情会怎样,请听下回继续讲解。